簡報-香港教育城.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簡報-香港教育城

香港數學教育 專業知識基礎的集體追求 黃毅英(香港中文大學) 梁玉麟(香港大學) 鄧國俊(香港浸會大學) 陳詠心(香港教育學院) 理論有用嗎? 我需要理論嗎? 何須「紥馬」 皮亞諧-你懂數學嗎? 教 研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周秦?古歌謠《擊壤歌》) 無 無須紮馬(蓮華)。 《信報?教育眼》19/11/1989 教師每天都接觸知識(甚至「推銷」知識)。其智性增長又如何? 碩士班面試的啟示-教書的人不讀書? 理論與理論化 閱歷=經驗+反思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論語?子路第十三》 「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繒;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宋?陸游 「工夫在數外。」 資料搜集方式 《香港教育研究學報》 《(中文大學)教育學報》 《基礎教育學報》 《課程論壇》 研究與論述 曾發表與碩士/博士論文 香港學者及以香港為基地之研究 若有掛萬漏一,請諒。 信念 情感因素 不同群體之學與教 經歷空間 課程 資訊科技 教學 評核 教師 學習 情感因素 態度、自信心、數學焦慮、投入、動機 學習習慣 家庭背景 強化作用 課堂環境 教學 通達學習 變式課程 個別課題之教學(代數、幾何、統計等) 引入數學史 遊戲與實物動手 小班教學 資訊科技 電腦教學、電子家課 CAS及DG ICT環境中之問題解決 對課程與教學的影響 課程 課程之平析 跨地域研究:TIMSS, PISA及LPS 城鄉比較 課程歷史脈絡 評核 另類評核,包括SOLO 評估系統 各系統性評估之分析(包括公開試報告分析、公開試成績分析、學科測驗、系統性評估) 教師 學科與教學知識 信念 師生之數學觀和數學學習觀 教師對有效數學學習之觀感 不同群體之學與教 學習差異 資優與學習困難 兩性 小數族裔與新移民 幼兒數學 學習 智性過程 問題解決策略及模式 開放題之運用 概念地圖 數學理解與誤解 合作學習 經歷空間 現況研究 引入變異拓闊經歷空間 麻雀須小,五臟俱全 本土數學教研已初備規模 由「放洋取得博士學位」到「本土博士」到「培養其他地區之博士」 人數雖少但涉獵頗全 於國際學術界受到認可 本土不乏發表平台(包括學報與研討會)(鄭毓信) ICME-9 仍須加強著力處 各種教學實驗之有效性研究(包括行動研究) 教師之專業發展(轉變)研究 不同群體的學習方式(包括兩性,資優與數障) 不同課題的教學 ICT帶來數學本質之改變 從評估促進學習(assessment for learning)-可惜很多保密 有系統之課程評鑑 有系統之課程評鑑之期待 在課程設計層面,中小學課程有哪些不銜接、不理順的地方? 在實施過程中,學生覺得難掌握的地方在哪裡?(當然難學就不等於要刪除,但最少有一個診斷)? 老師覺得難教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難教?(同理,難教也不代表刪除) 當然也可涉及評核問題,如基礎能力測試和系統評估有否和如何影響教學等。 香港之數教研強項 基本擺脫「數學教育:教育學+數學例子」 概念/方法:外借與輸出 獨立數學教育學理之形成 治學態度之認可:學術嚴謹性,論文評審制度,不只是「拍腦袋」(言必有據) 論文發表基本上憑實力而非關係 從中可給其他地區借鑑 亦可給其他學科借鑑 挑戰 重宏觀理論輕學科 「不發表便發霉」:忘失了發現(研究)之樂與發表之內在動機 太多「大棒子」、太少「胡蘿蔔」 有學術階梯,然而專業階梯不再吸引 不利誇院校合作 現時所看到的都是十年八年前的研究結果! 「不道無禪,只是無師!」─黃檗《碧巖錄》 研 時 夢有多大,天空就有多闊。 我們要珍惜的不(只)是這個圈子或內裡的人,而是其中(本來應有)的治學傳統 。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