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二章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1、灰分分析 气体(CO2 H2O NO2) 植物(烘干) 灰分(P、K 、Ca... ) 2 、矿质元素 三、判断必需矿质元素的原则 ① 当某种元素缺乏时,植物不能完成它的生活史。 ②某种元素缺乏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殊的症状, 补加该元素后,缺素症状会消失。 ③ 该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是直接的,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四、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1、植物结构物质的重要成分 2、作为酶的辅基或活化剂 3、维持原生质胶体的稳定和电性平衡 缺磷病症: ① 植株瘦小。分枝、分蘖很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花果脱落,成熟延迟。 ② 叶呈暗绿色或紫红色(花青素)。 ③ 老叶先表现病症(磷是可移动元素)。 缺钾病症: ①抗性下降。植株茎杆柔弱,易倒伏。 ②叶色变黄,叶缘焦枯。叶片失水,叶绿素破坏;叶子会形成杯状(叶中部生长较快)。 ③老叶先表现病症(钾是可移动元素)。 缺硫病症: ①植株矮小。 ②叶脉失绿,叶片呈黄绿色。 ③嫩叶先表现病症。 ◆ Ca: 细胞壁胞间层果胶钙的成分;与细胞分裂有关;稳定生物膜的功能;可与有机酸结合为不溶性的钙盐而解除有机酸积累过多时对植物的危害;少数酶的活化剂;作为第二信使,也可与钙调素结合形成复合物, 传递信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作用。 缺钙病症: ①顶芽死亡,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或叶缘向内死亡。 ②嫩叶先表现病症。 ◆Mg:叶绿素的成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一些酶的活化剂;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活化需要, 能使核糖体结合成稳定的结构;DNA和RNA合成酶的活化剂;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在细胞分裂中起作用。 缺镁病症: ①叶脉仍绿而叶脉之间变黄,有时呈红紫色。 ②有坏死褐斑。 ③老叶先表现病症。 ◆Fe:许多重要酶的辅基;传递电子;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需要它激活 缺铁症状: ①黄叶病,叶脉仍绿。 ②无坏死斑点。 ③嫩叶先表现病症。 ◆Mn:许多酶的活化剂;直接参与光合作用 (叶绿素形成、叶绿体正常结构的维持和水的光解 缺锰症状: ①叶色失绿,但叶脉仍绿,坏死斑点小。 ②嫩叶先表现病症。 ◆B:H3BO3 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利于花粉的形成 ,促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受精;与糖结合使糖带有极性从而容易通过质膜 促进运输;与蛋白质合成、激素反应、根系发育等 有关;抑制植物体内咖啡酸、绿原酸的合成。 缺硼症状: ① 花而不实。 ② 顶芽死亡,从叶基起枯死。 ③ 嫩叶先表现病症。 ◆Zn:酶的组分或活化剂;参与蛋白质和叶绿素合成;参与IAA的生物合成; 缺锌症状: ①坏死斑点大而普遍存在于叶脉间,最后出现于叶脉。 ②叶厚,茎短。 ③老叶先表现病症。 玉米(花白叶病),果树(小叶病) 诊断: (1) 化学分析诊断法 (2)症状诊断法 缺乏Ca、B、Cu、Mn、Fe、S时幼嫩的器官或组织先出现病症。 缺乏N、P、Mg、K、Zn等时较老的器官或组织先出现病症。 (3)加入诊断法 大量元素:肥料施入 微量元素:根外追肥或浸渗法 第二节 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生物膜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一、生物膜: 流动镶嵌模型:膜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磷脂分子成两层排列,疏水性尾部向内,亲水性头部向外,有些蛋白质在外面,与膜的外表面相连,称外在蛋白质(周围蛋白),有些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之间,甚至穿透膜的内外表面,称为内在蛋白。由于蛋白质在膜上分布不均匀,膜的结构是不对称的。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1、通道运输 2、载体 (1)单向载体 (2)同向运输器 (3)反向运输器 3、泵运输 (1)质子泵 (2)钙泵 4、胞饮作用 1、通道运输 细胞质膜上的内在蛋白构成供离子进出的通道。 离子通道可由化学方式及电化学方式激活,控制离子顺着浓度梯度和膜电位差,即电化学梯度,被动地和单方向地跨膜运输。 如K+ 、 Cl+ 、 Ca2+ 、 NO3-离子通道 一个开放的离子通道每秒可运输107 - 108个离子,比载体蛋白的运输快1000倍。 2、载体运输 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内在蛋白,它有选择的与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载体-物质复合物,通过载体蛋白构象的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