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金融体系与管理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行: (二)对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管理 清偿能力,反映为: (1)金融机构应付提存的能力; (2)应付对外支付的能力; (3)应付客户信贷资金需要的能力 如何衡量金融机构是否具有清偿能力? (1)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应付客户提起存款,应付某项债务 (2)利率变动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程度 (3)测量银行负债变动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4)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匹配状况 (5)资产的流动性状况 (6)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7)货币市场的融资能力 指标测量 (三)对资本充足的管理 巴塞尔协议后,银行的资本充足管理遵循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四)对风险监管 1、信用风险监管 房地产贷款风险监管 集中度风险监管 表外业务风险监管 2、流动性风险监管 3、操作风险监管 4、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5、市场风险监管 6、国别风险监管 7、声誉风险监管 (一)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方面 1、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上市。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并建立相关监测与考评机制。 3、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的政策措施。 4、实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中国邮政储蓄与中国邮政分离,成立邮政储蓄银行 5、研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定位,国家开发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 6、整合并规范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 7、深化保险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 8、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保险市场秩序。 9、2006年,修订《外资银行管理办法》,银行业对外开放进入WTO时代?,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 (二)健全金融调控体系方面 1、启动第二次汇改。 2005年7月,进行第二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3、资本管制逐步放松。推出QFII和QDII制度 4、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5、加大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匹配的监管力度,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6、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 7、股票市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股指期货交易 8、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大债券市场的发展力度 (三)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1、实施巴塞尔协议Ⅱ。颁布我国《银行资本管理办法》2006 2、改善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市场准入、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重点业务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管。 3、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落实贷款损失准备金拨备制度。 4、进一步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 这一阶段金融改革的成果集中体现: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并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巴塞尔协议实施 第二次汇率改革启动 利率市场化改革 金融业务全方面开放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资本管制逐步放松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财务状况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1999年,国务院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受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2005年后,四大银行完成了资产剥离、注资重组、上市等步骤。至2010年,四家银行分别完成上市的工作。 上市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完善,风险控制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二)股份制银行迅速成长 他们成立后,打破了国有银行垄断的格局,金融创新活跃,新型银行业务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国有银行。 通过上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城市商业银行完成改革,几家银行A股上市,部分银行实现了跨区经营。 上市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四)中资银行稳妥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 中国银行业结合金融服务需求和自身战略发展目标,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参股等方式稳妥实施走出去。 截至2012年底,我国16家中资银行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1050家分支机构,覆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个国家和地区。 (五)外资银行发展势头强劲,并积极进行“本土化” 1979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输出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1981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 1985年,我国允许在厦门、珠海、深圳、汕头设立外资分行 1992年,又批准沿海7个城市对外资开放。 我国与2001年底加入WTO后,逐步放开了国内金融服务市场。 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取消了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以及业务规模明显增加。 外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