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音樂導論印度音樂介紹-music.tcu.edu.tw
世界音樂導論 印度音樂介紹 醫學二羅宇鴻 游榮昌林威任 林偉琳 報告大綱 印度人口、氣候與地理簡介 印度歷史、宗教、文化簡介 印度音樂介紹 印度樂器介紹 傳統與現代結合 報告大綱 印度人口、氣候與地理簡介 印度歷史、宗教、文化簡介 印度音樂介紹 印度樂器介紹 傳統與現代結合 印度 北部:喜馬拉雅山(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康城章加峰) 中部:中央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報告大綱 印度人口、氣候與地理簡介 印度歷史、宗教、文化簡介 印度音樂介紹 印度樂器介紹 傳統與現代結合 印度歷史、宗教、文學簡介 種姓制度 印度宗教 印度史詩及經典 印度歷史 種姓制度 梨俱吠陀著名的《原人歌》「生主神」 婆羅門-口 剎帝利-臂 吠舍-股 首陀羅-足 白色-婆羅門:學者、主司祭祀的僧侶 紅色-剎帝利:包括王族與戰士,司法與統治 黃色-吠舍:包括商人及庶民 黑色-首陀羅:包括工匠與奴僕。 賤民:不配列入任何種姓 清掃街道與廁所、搬運垃圾、 火化屍體、清理動物的死屍 印度宗教 印度教 佛教 伊斯蘭教 錫克教 錫克教 錫克-門徒 真理(神) 5K 本初經 第五代祖師阿爾瓊(Arjun)所編 全民皆兵 印度史詩及經典 吠陀文學 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梨俱吠陀》 《娑摩吠陀》 《夜柔吠陀》 《阿闥婆吠陀》 摩訶婆羅多 羅摩耶耶 阿育王 孔雀王朝 推揚佛教 (國教) 統一印度 法敕石柱 印度歷史 史前時代 約400000—2500BC 史前史時期,由舊石器時代逐步發展到新石器時代,再進入鐵器時代;到了鐵器時代,印度文化逐漸成形。 聚落時代 約2500—1500 BC 在印度信德省和旁庶省發現5千年前的古城,建築規模和芸術和世界同時期發掘的有過而無不及。是一座非常繁盛的都市。 吠陀時代 約1500—1000BC 史稱四吠陀 黎俱吠陀(Rig Veda) 娑摩吠陀(Sama Veda) 耶柔吠陀(Yajui Veda) 阿達瓦吠陀(Atharva Veda) 若加上梵書(Brahmana) 和奧義書(Upanishad) 又稱之6吠陀。吠陀文化是透過吠陀經典的古梵文史料,但不等同於歷史;但足以反映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寫照和天馬行空的文學想像力,透過代代相傳,印度人確信,吠陀文化,是印度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史詩時代.............................................1000—600BC 摩訶婆羅多(Mahabarata)是印度最有名的史詩,詩歌中敘述西元前12世紀,印度二國爭戰的故事和羅摩耶耶(Ramayana)為此時期最重要的歷史文獻。 興都主義時代...................................... 600—322BC 孔雀王朝(Mauryan Dyansty) 322—185BC 丹多羅及多BC322年擊敗亞歷山大的附庸拉陀軍,建立印度史上第一位君主。 後繼君主阿育王晚年致力佛教的推廣;是今日佛教能在亞洲昌盛的主因! 入侵時代(Invasion)............................185—320AC BC185年孔雀王朝覆滅,印度北方中亞諸國如大夏(Bactria) 安息(Parthia) 大月氏及匈奴爭戰不斷,約BC150年大月氏的一族佔幾乎西北部印度。 德干時代/南印度(Deccan) 65—250AC 笈多時代320—520AC 歷經300年的統治,有關笈多王朝的歷史比較完整可信。笈多王朝第二代統領面積幾乎片及全印度,君主多才多芸,也是印度史上建樹最多的王朝。 群王割據時代500—606AC 七世紀中葉到12世紀,由孔雀王朝、岌多及戒日王朝之雅利安人,從統治階級變成由入侵的外族群王割據的時代。 達羅毗荼時代(Harshavardhana) 606—647AC 在南印度德干高原的南方,由達羅毗荼人建立的查羅/哲羅/般茶的三小國。 南印度王國500—750AC 南印度諸國,不同於北印度為外族支配。由於語言、宗教、文化各異,邦國大小不一,史實資料各自為政,但一般可分成二大系統;德干平原諸邦和泰米爾諸邦 西候拉皇朝(Chola) 9 --13世紀 屬南印度泰米爾系統 報告大綱 印度人口、氣候與地理簡介 印度歷史、宗教、文化簡介 印度音樂介紹 印度樂器介紹 傳統與現代結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