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碱土概况要点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盐渍土资源利用与 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报告内容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趋势特点 我国盐渍土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展望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我国从热带到寒温带、滨海到内陆、湿润地区到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均有盐渍土资源的广泛分布。 盐渍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及沿海地区。而西部六省区(陕、甘、宁、青、蒙、新)盐渍土面积占全国的69.03%。 目前中国盐渍土总面积约为3600×104 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的4.88%。我国耕地中盐渍化面积为920.94×104 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62%。 盐渍土资源改良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建国初期,国内组织了对东北、青海、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华北平原等地的土地资源考察,并组织全国性的土壤普查。50年代土地资源的调查为摸清我国盐渍土资源和组织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新疆、宁夏、内蒙河套地区、松嫩平原、辽河三角洲等地均大规模地开展了盐渍土的开垦、改良和利用工作,扩展了耕地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对盐渍土资源的大规模考察、勘测垦殖、改良和利用的实践,促进了我国盐渍土研究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现代的盐渍土及其改良的科学奠定了基础,并造就出了一批著名科学家。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在6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地区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健全,土地不平整,灌水技术粗放,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土壤次生盐渍化广为发展。 为减轻和消除次生盐渍化的困扰和危害,土壤科学工作者在水利改良中,加强了地下水临界深度及其控制、灌溉渠系的布置和防渗、明暗沟和竖井排水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对围埝平种、沟畦台田、引洪温淤、冲沟播种、深耠浅盖、绿肥有机肥培肥改土、选种耐盐品种和生物排水等农林措施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六五”和“七五”期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一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有数十个单位和千余名科技人员参加. 综合治理实践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对我国北方各盐渍土和中低产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我国盐渍土及其改良工作发展。 人们从治理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认识到,应当把黄淮海平原的春旱夏涝,土地盐碱瘠薄和地下的咸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治理。应该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为指导,根据不同条件,建立相应的综合治理模式。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综合治理工作应该与治理区的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在科技攻关期间,根据不同类型区在黄淮海平原分别建立了多个综合治理试验站(区)。 新疆、宁夏等地的排水种稻,吉林的综合改良苏打盐土、江浙鲁冀诸省的海涂开发、内蒙古一些地区的井排等均在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土壤科学家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重要奖项,并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相关专著。 报告内容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回顾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趋势特点 我国盐渍土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展望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趋势特点 盐渍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其生产力水平与其质量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盐渍土壤质量的变动过程较快,受人类影响明显,不当利用常会导致土壤的退化和土地生产力水平的降低。 在人们开发和利用土壤和水资源,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土资源的过程中,土壤盐渍化的问题一直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趋势特点 据FAO和UNESCO估计,半数灌溉土地或多或少受盐化或渍涝影响;每年有数百万公顷土地由于灌溉不当而荒废。 通过多年的改良和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有不少地区的盐渍土得到了治理和改造,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有不少地区的盐碱问题仍然制约农业生产和土壤质量的提高,有些地区的盐渍化问题还有加重和扩展的趋势。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趋势特点 目前我国土壤盐渍化发展与变动的热点区域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盐渍土分布区,包括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内蒙-宁夏-甘肃以及沿海地区。 松嫩平原和黄河河套地区的土壤盐渍化有加重趋势,并表现为两个方面:面积增大,程度增强。 甘肃河西走廊不合理的灌溉也造成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用矿化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造成了盐分积累。黄河三角洲等地区盐渍化问题也较为突出。 新疆、甘肃和宁夏地区约35%的灌溉耕地、50%内蒙河套地区的灌溉耕地受到土壤盐渍化的威胁。 我国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趋势特点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是引起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根本原因。包括:渠道渗漏大,渠系利用率低;灌溉定额高;重灌轻排,灌排失调;平原水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