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 ·945·
清连高速隧道穿越特大型溶洞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薛 成
(广东华盟路桥T程有限公司深圳市518001)
摘要:隧道穿越特大溶洞存在很多的技术难点,为保证隧道工程实体质量.应对溶洞的地质状况进行分析评
价,了解溶洞当前的发育状况.对溶洞岩体地质状况进行勘测.充分了解岩体的岩层走向和解理分布情况,根据溶洞
的实际状况和收集的数据确定溶洞处理方案。本文以清连一级升级改造B4合同段为例,对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施工
处理技术予以阐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词:道路工程,特大溶涡I处理技术l围岩I监测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会面临很多的复杂地质构造带,清连高速B4标自须公1号隧道位于清远市
阳山县南部“粤北山字型”构造,设计里程K2178+015~K2178+425,长410
隧道上半断面意外发现特大型溶洞,经实地踏勘,该溶洞洞内表面溶蚀发育,随处可见钟乳石、石笋、石柱,表
面有裂隙水,并伴有流水,溶洞最宽处达上百m,地表最小垂直深度约为50余m,最深的侧洞可达数百m,地
000
表面积约超过3 m2;实测隧道穿越溶洞空腔最高110m、宽约70m、长约101Inl沿洞壁向溶洞左侧行走
至600
高处约15m,最宽处约25m,深度约15mI溶洞前38
扩挖12.4m隧道,后28m(K2178+112-K2178+140)段隧道要横穿溶洞。.
该溶洞地质结构属于溶蚀侵蚀高丘微山地区,其地貌单元有斜坡、溶沟、石芽、峰林等地形,隧址区进出
口端及山坡表层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物,以红黏土为主,夹有灰岩碎石;其他地段大部分基岩裸露,岩
性为石炭系下统灰岩,按风化程度和岩溶发育程度划分为岩溶强发育灰岩(岩体基本质量分为V级)、岩溶弱
发育灰岩(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Ⅲ~Ⅳ级);该隧道处于复杂构造带上,其构造属华南褶皱系南岭纬向,褶皱
断裂发育,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
区内气候湿热,雨水充沛,在地表、地下水强烈的淋滤、溶蚀作用下,形成了落水洞及岩溶洼地的岩溶地貌,间
有漏斗。给溶洞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
1溶洞处理方案
针对溶洞所处的不良地质情况,隧道开挖后开展调查和不良地质条件观测分析.对基础处理、支护等方
案进行研究,采取切实有力的施工措施,保证隧道施工中通风、防尘、防排水、砌渣处理等施工环节有效实施。
1.1溶洞处理总体设计思路
护处理后进行正常施工。结合以往对溶洞处理的方式。经过反复调查,会同专家研究,做出溶洞初步处理设计
方案;先对溶洞靠隧道一侧的侧壁及顶部围岩采用清除和喷锚加固处理l基础采用桩基处理,并在基础上构
建承台及支撑墙;溶洞底与隧道结合处采用横向联系梁连接I采用超前管棚、钢拱架、锚喷支护、仰拱等处理
隧道技术对溶洞加以处理,对岩溶水按照“疏导处理”原则。在承台下边设排水沟,增设涵洞,将裂隙水引入溶
洞底的天然沟谷。
1.2小溶洞处理和裂隙处理方案
在穿越隧道的主溶洞侧旁分布有许多小溶洞和裂隙,对岩层发育稳定、跨度较小且无水的溶洞.根据其
与隧道相交的位置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堵。拱部以上空溶洞,可视溶洞的岩石破碎
2011年现场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程度采用喷锚支护加固或加设护拱及拱顶回填的办法处理。破碎程度较严重的,采用劈裂注浆固结技术或
长大管棚支护法施工。
1.3溶洞处理方案
根据溶洞所处的实际情况,对于本特大溶洞其空间大、侧向延伸深度广,有层间水和山体裂隙渗水,地质
软弱带结构特别复杂,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1)对溶洞下部采取桥梁下部结构(桩基础)进行处理技术,其上设置整体承台,加设支撑墙并嵌入溶洞
顶部,以承担上部岩体荷载。
(2)隧道穿越特大溶洞与支洞联结处,支洞一侧采用边墙钢筋混凝土基础加固处理,主洞一侧按以上方
案处理。
(3)溶洞段隧道底部处设置横系梁代替仰拱,实现隧道环向受力。
(4)对岩溶水、裂隙水的处理采取疏导措施,在承台内设排水系统引排岩溶水;在其下边设排水沟,增设
涵洞,将裂隙水引入溶洞底的天然沟谷。
(5)对于隧道上方的溶洞含有充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聚焦四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范文2篇.docx VIP
-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推动.ppt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 软件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编写.ppt VIP
- 一种用于处理高硫高砷金矿的提金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ppt.pptx VIP
-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一种澳洲坚果种质热敏感等级的精准诊断及其缓解新梢叶片热伤害的方法.pdf VIP
- 全球常见传染病防控概述.pptx VIP
- 棉花种子生产技术 棉花的生育特性 棉花的一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