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贫困地区女性助学工程
——以陕西省“红凤工程”为例
班理
The“RedPhoenix Shaanxi
Province,A
Projectof
Female--GrantedEducationectin Area
Proj Poverty-·Stricken
withinAGender
Perspective
LiBan
摘要:关注贫困地区和助学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课题:促进
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
目标。本文以陕西地区著名的助学工程“红风工程”为例,以“性别”的视角审视、关注贫
困地区的女性实现教育平等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指出:作为西部贫困省区的陕西
实施的“红凤T程”,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是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尚朱建立之
前,就依靠本土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帮助暂时处于弱势的女性群体实现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
权利。同时,“红凤工程”作为非政府机构实施的一项助学工程,在实现社会动员、发挥民
间组织在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帮助广
大红风生健康成长,提供给锻炼的舞台,同时通过创新志愿服务机制让她们知道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培养和增强了她们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实现女性的基本权利。“红风工程”实
施的意义就在于:“红风丁程”作为西部地区可复制的民生工程,它在弥补公共政策中的性
别盲点,促进教育领域的扶贫向女性倾斜,延伸了教育扶贫帮困的链条,在保障教育公平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红风工程女性助学
“贫困是因为经济收入不足而不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或社会可接受的的生活标准的状
况”,“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阿马蒂亚·森)。
世界银行认为:“贫困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外,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
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影响力”。通常情况下,社会地位较低、经济
相对贫困、身体有缺陷的社会群体和女性群体在竞争中经常处于弱势,在获取教育机会上亦
是如此。
近年来,以代表维护妇女利益、推进男女平等为己任的妇联组织和使命、愿景相近的妇
女组织,针对女性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政策中的性别盲点的缺陷,组建并实施了支持女童读二f5
的“春蕾计划”、“山丹丹助学”、“红风上程”等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的
非止式助学体系,在帮助女性实现平等接受人年、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
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以陕两省妇联发起并构建的以帮助贫liI地区女大学生实现接受高等
教育权利的“红风工程”为例,分析其诞生、发展、创新、可持续、可复制的特点,以期推
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教育领域的实践。
一、背景
(一)资源稀少且不平等的女性求学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中国西部的陕西省,所辖107个县、区里,国家级贫困县达47%,
省级贫Iij县达65%,这种区域型的贫困是根源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人口素质和历史机遇的
区域连片分布的贫困,并与个体
之间素质差异和机会不均等原冈导致的个体型的贫凼结合起来,成为女性求学的客观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的女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18岁以下的都是儿童)接受
教育的人数和比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贫困女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却增长缓慢,有的贫
凼县每年考上人学的女生还不到男生的1/5,但仍然面临家庭贫困不得已辍学的危险,其中
不乏有人收起录取通知书,含泪外出打工,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事例。
在家庭资源稀少的情况下,使女青年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成为传统观念牺牲品和
机遇的错过者。对那些期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身和家庭贫困面貌的青年女性,则面临
着有可能重复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的风险。
2006年,仍有千阳县一位女高中生于2005年考取陕西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装调技术》电子教案 模块五 整机调试与运行任务一 齿轮啮合齿侧间隙的检测与调整.doc VIP
- 青花瓷 完美演奏版 周杰伦 钢琴谱 数字 简谱.pdf VIP
- 第38届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答题纸 .pdf VIP
- 现代医药物流交易的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养生馆卫生管理制度(3篇).docx
- 健康管理师课件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ppt VIP
- JBT 4333.4-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4部分:隔膜滤板.pdf VIP
- 电信反诈骗演讲稿模板5篇.docx VIP
-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与应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