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_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第 17 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我国的“两弹元勋”是谁?“两弹”是哪两弹? 2.第一颗原子弹是由哪国制造成功的? 3.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的情况是什么? 4.中国发展原子弹的原因是什么?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是指原子弹、导弹 原子弹、氢弹 矛盾? 原子弹 (原子弹、氢弹) 第一颗原子弹在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成功 1945年7月16日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左右,美派两架B-29飞机飞临日本广岛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弹重约4100公斤,爆炸威力约14000吨梯恩梯当量;8月9日上午10时30分,美又派飞机向日本长崎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弹重约4500公斤,爆炸产生的威力估计为20000吨梯恩梯当量。 目的:防御、打破核讹诈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毛泽东 一、 “两弹”的 成功研制 1.1964,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意义:成为继美、苏联、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2.1967,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3.导弹核武器的研制: ① 1964 中近程地地导弹 ② 1966 核弹头地地导弹 ③ 1980 洲际导弹 4.意义: A 防御 B 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 维护世界和平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中)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是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他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为我国高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淦[gàn]昌与研究人员一起工作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乘克莱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   1950年6月,钱学森的造访让当时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布尔陷入不安,钱学森刚一离开办公室,他立即拨通司法部的电话,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1955年9月17日,在美国的洛杉矶港口,克莱夫兰总统号轮船即将起航。世界著名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购买了这一天的船票,返回中国。    火箭之王 中国航天之父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华裔科学家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美籍华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达 赖:1935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 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法籍华人,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美籍华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二号”飞行试验成功(1964年6月29日)   头脑热起来的火箭人异想天开地为一步登天把V-2的图纸放大了一倍,制造出的“东风2号”于1962年3月21日上午9时5分53秒发射失败。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又开始发射试验。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   1966年10月27日9:00进行导弹和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9:09分14秒,核弹头在靶心上空距地面569米的高度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导弹核武器首次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 我国向太平洋海域进行全程发射洲际导弹试验成功(1980年5月18日)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航天技术 二、 航天技术 1.原因:导弹核武器研究推动航天技术进步和航天事业发展 2.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3.1999-2002 我国航天试验飞船的四次成功发射 4. ① 200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② 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空技术的国家 屠善澄 郭永怀 王大珩 赵九章 罗沛霖 王希季 杨嘉墀 钱骥 陆元九 闵桂荣 参加“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部分专家 1970年4月24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