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定复方制剂 可用于1-2级高血压 优点是使用方便,改善治疗依从性 缺点是不易调整剂量 注意相应组成成份的禁忌症及不良反应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特点与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50/90mmHg 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 以下。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降压的目标值为150/90mmHg 我国完成的Syst-China、STONE 等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发生风险 *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改版)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9项要点(一) 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 mm Hg以下;在可耐受情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9项要点(二) 5.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6.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7.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8.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9. 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管理、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我国高血压“三率”水平 高血压病的概念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140和/或≥90mmHg,可考虑诊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理念 高血压是可控的,大多数需长期治疗 降压治疗的好处公认,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及心脏病风险 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和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措施 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降压治疗要达标 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 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中国国情和特点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1000万,现患高血压2亿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地区,卒中/MI= 5 : 1;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 我国为高盐饮食人群(每人12克盐/日),高钠低钾是特点 高血压伴糖脂代谢异常或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逐渐增多 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高钠、低钾膳食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 INTERMAP中,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2. 超重和肥胖 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3. 过量 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4. 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均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 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关系更密切 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 规范化测量血压 使用经过国际标准(ESH,BHS,AAMI)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推广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提倡患者家庭自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诊断评估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风险分层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 或LDL-C3.3mmol/L(130mg/dl) 或HDL-C1.0mmol/L(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