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地方制度 君权与相权矛盾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材料一: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材料二:晁错得罪过丞相申屠嘉,申屠嘉预诛之,晁错得知后逃到景帝处寻求庇护。申屠嘉后悔地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故误。 材料三: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官员,有权举荐六百石到二千石高级官员。田蚡为相时举荐的官员超过了两千石的品秩。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情境导入 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朝代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 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基础落实 问题探究 1 汉到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过程来看,相权与皇权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 3 不要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可以吗? 有人说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处理得最好的是唐,请大家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给这个论点提供论据支持。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秦朝中枢权力体系:三公九卿制 1)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2)九卿在职权上皇室与政府区分不明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执行机构 中书省制令决策 门下省封驳审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①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 ②门下省审议复奏 ③然后尚书省颁布执行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 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 揽,利于加强皇权 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4、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减少决策失误。 5、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书门下 枢密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宋朝的中枢权力体系:二府三司制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出现“冗官”局面。 中书省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元朝的中枢权力体系:一省制 1) 行政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2)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繁。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呢? 中书省→门下省→皇帝 →尚书省→工部 情景模拟 提示: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这是相对于隋唐之前政治体制的一个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之后的历朝,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也有利于加强皇权,促进中华帝国的封建繁荣。 2、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3、你能否从结果上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演变的总趋势做一简要评价?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选官制度 隋唐 战国 魏晋 汉朝 西周 世卿世禄:血缘 科举取士:才能 九品中正:门第 军功授爵:军功 察举征辟:孝廉 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一) 先秦:“世卿世禄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通过世袭继承。 (二)汉:“察举制”和“征辟制”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四)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自隋产生后,为历代所沿用,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结合课本知识,全面认识察举制的优缺点? 问题解析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首尾结构详解.ppt
- 第七章隧道施工测量详解.ppt
- 第7章高强混凝土及配合比详解.ppt
- 第七章特殊条件下的凝固与成形详解.ppt
- 第7章高效液相色谱详解.ppt
- 第七章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性的培养详解.ppt
- 第七章细胞世界new3详解.doc
- 第七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详解.ppt
- 第七章岩组详解.ppt
-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4化工060209详解.ppt
- 中国透明数字标牌冷却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知识产权转让及技术开发协议.doc
- 2025年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5年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买代款车合同范例.docx
- 中国硅溶胶精密铸造模具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pptx
- 2025年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麻醉医学知识问答:呼吸过缓临界值及相关问题解析 .docx
- 中国碱式氯化锆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pptx
- 2025年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