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护理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管炎截肢患者护理 病情介绍 什么是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脉管炎的病因 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于小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造成闭塞,致使局部缺血。男性多见,以吸烟者为多。吸烟与本病的经过和预后关系密切。其次,寒冻、潮湿、免疫紊乱、外伤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都是脉管炎的诱因。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肢。患肢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病肢下垂时皮色变红,上举时变白,继之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行走时激发,休息时消失;小腿部常发生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检查时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雷诺现象、夜间疼痛加剧,足趾疼痛剧烈,皮肤发绀,进而趾端溃疡或坏疽而发黑,逐渐向近心端蔓延。 诊断根据 患者肢体有发作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游走性表浅静脉炎者即可诊断。应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相区别。后者年龄在40岁以上,常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为大、中动脉受累,病程发展快。X线片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患肢动脉壁内有钙化。 病程分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 (1)间歇性跛行:患肢发凉,麻木或足底发紧感。当行走一定距离时,小腿或足底出现抽痛或胀痛,休息可缓解。随着病情发展,间歇性跛行症状加重。 (2)游走性血栓静脉炎:患肢浅静脉呈红色条索,数周后可消退。一段时间后又可在不同或同一部位出现,伴有疼痛和触痛。 (3)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二期:营养障碍期 1.静息痛:休息状态患肢仍疼痛不可忍耐,尤以夜间为甚,疼痛呻吟不止,彻夜不眠。 2.肢体营养障碍:皮肤干燥变薄,汗毛脱落,小腿肌肉萎缩,皮肤发冷,肤色苍白或潮红,动脉搏动消失。 三期:组织坏死期 (1)具有Ⅰ、Ⅱ期症状。 (2)肢端发生溃疡或坏疽:初期为干性坏疽,常先在一个或两个趾端或趾甲旁出现干枯发黑,逐渐累及整个足趾,脱落后常形成难愈的溃疡。如继发感染,干性坏疽可转为湿性坏疽。血栓闭脉管炎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归纳为中、 小血管炎症所产生的局部影响和动脉 闭塞所引起的肢体供血不足两个方面。 脉管炎的预防 1.禁烟。 2.保护双足,防止寒冷潮湿,避免外伤,防止肢体血管痉挛。 3.劳动时适当变换体位,防止肢体血管长时间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 治疗 1.药物治疗 (1)右旋糖酐-40 用分子量为5000~20000的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长期应用有出血的可能,对急性发展期和溃疡坏疽伴有继发感染时不宜应用。 (2)血管扩张剂 可应用盐酸妥拉苏林、烟酸、盐酸苯苄胺等。 (3)抗生素 有局部和全身感染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4)糖皮质激素 对病情急性期可考虑应用,每日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5)止痛药 疼痛明显者可选用各种止痛药,或用普鲁卡因穴位注射、静脉封闭或股动脉周围封闭,甚至可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或硬脊膜外麻醉等。 (6)局部治疗 对干性坏疽无菌包扎防止感染,对溃疡可外用康复新换药。 2.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者,可行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大隐静脉移植转流术或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当肢端坏死边界局限后,在无菌情况下扩创,将坏死组织清除。对已形成指(趾)端坏疽者,要考虑截指(趾)术。 截肢患者的护理 一、保持良好的体位。   防止残肢关节挛缩与畸形。由于截肢后部分肌肉被切断,会引起肌力不平衡,发生关节挛缩。如:髋关节屈曲、髋外展、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其结果将影响假肢的对线。因此,术后应禁忌:在会阴部垫枕头而使大腿外展、长期乘坐轮椅,用木拐将残肢抬起等不良姿势。术后应将关节置于功能位,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关节灵活无畸形。    二、消除残肢浮肿。 术后,手术创伤和肌肉收缩力不足,静脉回流障碍,都会引起残肢浮肿。这种浮肿是暂时性的,术后前两日可将患肢抬高20-30°。待残肢循环建立后可消肿,一般需3-6个月,但使用弹性绷带,合理包扎残肢,可以减轻浮肿,促进定型。   三、减缓残肢疼痛:疼痛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手术对神经刺激 2.残肢血循环障碍 3.残肢被切断的肌肉异常紧张 4残肢有神经瘤 5中枢神经损伤   在装配残肢前必须消除疼痛,根据病因采取手术、服药、理疗、封闭、针灸、注射、心理治疗等,避免恶性疼痛刺激在大脑中枢形成灶。大部分可治愈,仅少数需手术治疗。 四、保护残肢的卫生 在接受腔内的皮肤,由于压迫、摩擦、温度变化,容易引起湿疹,皮肤色素沉着,磨破、溃疡、感染、小水泡、滑囊、过敏性皮炎等。要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条件可做理疗。每日就寝前需用肥皂水洗残肢,若使用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