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宇航员拍摄宇宙图片 太空中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杨利伟摄 冰花一样的云层,杨利伟摄,他说这是他看到的地球最美的画面。 人类探索宇宙付出代价 由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复杂性,决定这必然是一项充满着风险与挑战的事业。至今已经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然而,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决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迎接探索者的必将是光辉的未来。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太阳系 银河系 一、银河系的概况 构成: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亿~2000亿颗。 形状:侧视图中的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图中的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旋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心伸出。 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3万光年。 侧 视 俯 视 太阳系 太阳系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 1光年= 365×24×60×60×300000 =9 460 800 000 000 千米= 94608亿千米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 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成大,还在膨胀之中! 太阳系 其它七大行星和矮行星,小天体等 地球 其它众多的恒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宇宙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星云和原恒星 红巨星 超巨星 爆炸 超新星 黑洞 中子星 缩小 白矮星 黑矮星 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却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亿吨甚至更高。由于它的密度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强大。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别想“爬”出来,连跑得最快的光也逃脱不掉黑洞的巨大引力。 由于黑洞本身不发光,所以用任何强大的望远镜都看不见黑洞。尽管如此,大多数科学家仍相信,宇宙中有着许许多多黑洞。当大质量的恒星演化到晚年,经过超新星爆发,就有可能坍缩成黑洞。在宇宙早期,也会形成一些小黑洞。小黑洞的体积只有原子核那么大,质量和一座山差不多,达到上亿吨,里面蕴藏的能量相当于10个大型的发电站。 三、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伽利略在演示如何 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用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 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 用航天器观察 (在太空中) 航天人观察 (在太空中) 望远镜 运载火箭 探 索 工 具 航天器 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空间站 探测器 宇宙飞船 人造卫星 浑天仪 伽利略望远镜 牛顿的反射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1990年世界上第一台空间天文望远镜问世。 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照相机可拍摄上百个恒星的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1.6万公里以外的一只萤火虫都难逃它的“法眼”。它创造了一个个太空观测奇迹,包括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探测到恒星和星系的早期形成过程,观测到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的最遥远、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 运载火箭 月球勘探者 人造地球卫星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神州一号—神州七号”中国航天的发展,让我们感受中国航天人的执着和赶超世界强国的能力。短短几年,中国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都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至今有六位宇航员登录太空。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1999年,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长征”3号丙型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3C-7 飞行中的“神舟”1号飞船 “神舟”5号飞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