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部大剧惹火春节荧屏
7号线 广安门内站
广安门内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与白广路交汇处西侧,呈东西走向。广安门是旧时北京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当时由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广安门地区,所以自古广安门大街便是外省进出的门户。地铁站内的墙壁上雕刻着众多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场景,展现着广安门一带的多元民族文化。
中国论文网 /7/view-7175764.htm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矢志出家当和尚,于是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并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一起统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
如今的报国寺,是京城著名的旧货和收藏市场之一,以经营书籍、邮票、钱币为主。在明末清初,报国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改革开放后,报国寺又秉承数百年之文脉,成为旧货收藏经营市场,内设中国扑克馆、中国连环画馆、中国钱币馆、中国徽章馆、中国票证馆等多个展馆,供收藏爱好者参观、交流。
中国扑克博物馆位于报国寺收藏市场内,2005年3月9日正式开馆,集展销为一体,共有近5万种不同风格的扑克牌。全馆共分为四个展厅,各有侧重。黑桃厅现为办公室,红桃厅内的扑克种类主要以自主开发为主,梅花厅内的扑克主要以精品扑克为主,方块厅内主要以国外扑克为主。扑克馆内馆藏扑克种类繁多,无论是珍贵的老北京城门、风光旖旎的壮美河山,还是充满回忆的童年动画、书香浓厚的四大名著,在这里都能找到,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报国寺内幽静雅致,与外面的喧嚣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寺内,静静感受古老的建筑,细细聆听鸟啼虫鸣,心也为之宁静。各种珍贵的收藏品,记录着过往的岁月,记载着已不复存在的美景,看到这些,不禁勾起自己对昔日光景的怀念,也能深深体会到文化积淀的厚重。如果幸运的话,还能淘到爱不释手的收藏品,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不虚此行。
北京空竹博物馆
抖空竹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便写过一首《空竹赋》;宋朝,宋江用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来描绘空竹。北京空竹博物馆的建立,使得人们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的空竹文化。
北京空竹博物馆位于北京报国寺南广场西侧的一座小四合院内,这座四合院为古老的抖空竹和制作空竹技艺增添了北京特色。狭小的院落,幽静安逸,可以令人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抖空竹的声音,感受传统风俗的乐趣。
展厅分历史、工艺、技法三大方面展示空竹的发展演变历程、制作空竹技艺的流变及抖空竹的各种花样,并设有大量的空竹实物、典籍和历史照片,供游客欣赏、学习。
博物馆所有藏品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有关空竹的故事。印证空竹出现年代最早的藏品是一件仿制的明代永乐年间的红色漆盘。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听说存在这样一件雕有孩童抖空竹场景的明代永乐年间漆盘,便四处寻找其下落。后来得知,这件古董现藏于美国洛杉矶博物馆,而在国内能一览其庐山真面目的方式就是阅读台湾某博物馆馆长所著的一本收藏专著,那里面有漆盘的具体介绍和图片。于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找到那本书,并找到工艺制作大师重新仿制了这件漆盘,使得观众可以在北京空竹博物馆欣赏到如此珍贵的空竹见证物。
牛街
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街的一条街道,因为这条街是回族聚居区,亦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使其闻名于世。
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大修,近年又有修缮装饰。寺院面积不大,但建筑集中、对称,许多建筑都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全寺布局紧凑,形制完整,正门牌楼高悬“达天俊路”金字匾额,主体建筑有礼拜殿、唤礼楼、望月楼和碑亭等。礼拜殿坐西朝东,殿宇宽敞,殿内圣龛遍雕阿拉伯文和各种花卉图案。唤礼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