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天挤完泡沫,资本的春天就来了-
冬天挤完泡沫,资本的春天就来了?
投资人陈维广2015年末给自己放了10天假,跟家人过了几天没有项目和报表的日子。在创投圈竞争白热化的这两年,他这是第一次。
中国论文网 /5/view-7214556.htm
来华8年,2015年是陈维广带领蓝驰创投在中国收获最多的一年,之前投的一些项目陆续成功退出或上市,新投资的20个早期项目中,一大半顺利融到新一轮资金,其他几个也在接洽当中。“没有一个死掉的。”
他给自己和团队过去一年的成绩打了90分。近几个月,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两件事:募集人民币基金、拆VIE(可变利益实体)接自己投资的一些境外项目回国来。“资本泡沫逐渐摊平,2016年下半年会是创投圈的春天。”陈维广判断,经历了小半年的资本泡沫,不好的项目基本已经全部死掉,剩下的好项目会快速带动资本市场。
他打算尽快让自己投资的一部分项目回国上市,享受这个春天的红利。
越有钱的基金越吆喝寒冬
陈维广休假前,一位富商拎着两个A8纸大小的布袋前来拜访,一上来就拉开两个袋子的拉链,里面一沓一沓的人民币,跟他说,陈总,你看能不能让我也参与点儿投资,这些都给你。
陈维广以需求不适合婉拒。当时,陈维广正在募集人民币基金,时不时有一些高净值的朋友主动找来,希望可以参与。
陈维广回忆,在募集人民币基金的这几个月,也会有个别投资人因为二级市场受挫,把投资额度从答应好的1亿元人民币降到5000万元人民币,或者不了了之,但总体上,找他的人更多。而且,对方很少会要求多少年内有所回报或者回报率是多少。
对于过去半年资本市场的沉寂,他觉得只是资本市场回调的正常表现,“从高烧到退烧的一个过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寒冬。”他对此早有预判,“到2015年年底,大约有七成完成天使轮和A轮融资的创业者无法继续向外部融资,很可能因为融资不力夭折在创业道路上。”
当时是2015年3月,科技公司A轮融资的门槛已经提高到4000万美元,比正常一两千万美元高出两倍多的价格,B轮也从三四千万美元涨到了8000万美元以上。
融资额度的提升让陈维广有所警惕,“以赚钱标准看,风险投资人奉行的投资原则无非是买低卖高。投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A轮都是四五千万美元的融资,这就是条警戒线,因为买进的价格太高了。而且,此前投入A轮的价格与这家科技公司继续融B轮的价格没什么差异,甚至融不到钱,这时候就要非常小心了。”
谨慎起见,4月份他在蓝驰的CEO微信群里强调,“广积粮、过寒冬”。但回顾这场资本泡沫,陈维广发现,资本市场总体还是资金充足的,只是对投资更为谨慎了,好项目并没受到太大影响,依然很受追捧。
“真正的寒冬是投资人都没钱可投了。”作为PayPal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陈维广曾经历2001年华尔街的资本泡沫,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到1000多点。当时他手里的几个好项目没人搭理,他尝试给其他投资人打电话寻求帮助,但对方的回应基本都是自顾不暇,“也没钱了”。实在没办法,股东和投资人只能坐下来商量,把自己剩余的钱拿出来,支持项目继续运转。硅谷投资界为此产生了一个新词―inside finance(内部融资)。
但2015年后半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资本方一直粮弹充足。专职做兼职招聘的探鹿CEO周文华对此深有体会,作为创业12年的老兵,他曾经历2011年电商泡沫引发的资本寒冬。当时他做中劳网,谈好的投资人到年底突然都没回应了,打电话过去,对方都很为难地解释,没钱了,手里的项目都做不过来。而他一个合作伙伴的项目,用户数据量、使用频率等各方面都已经有非常好的市场表现,最终还是因为资金断裂夭折了。“那才是真的寒冬,是真的可惜。”
采访前一个月,探鹿刚融完A轮资,前后谈判历经一个多月。周文华感觉这次融资难度有所提升,但总体还是比较顺利,“算不上寒冬。”
在这场所谓寒冬的风声里,周文华觉得投资人也在推波助澜,“越有钱的基金越吆喝寒冬,天天喊着寒冬,天天还在投,越喊市场越恐慌。”
唱吧CEO陈华有同样的体会。他发现,在恐慌情绪里,首先退出的是那些还不太成熟的投资机构或者小基金。2015年上半年,一些新成立的投资机构疯狂扫荡项目,往往一个不错的项目,一旦得到某个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到新成立的投资机构那里就会有20%到30%的涨幅。“这些机构的投资人不大懂,跟风,一听有利好,就疯抢,一听寒冬,都不动了。”陈华留意到,随着这些“不专业的投资机构”的短暂退出,好项目都流向了知名投资机构,而且“价位低了很多”。
“投资都这样,能更低的价格买入就更低。”按照陈维广的估算,他手里的好项目在这场融资里普遍都有20%-30%的缩水。“对大的、知名的投资机构来说,现在一定是春天,适合收割。”陈华分析。
能活下来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