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错误记忆研究
错误记忆研究
【摘 要】文章回顾了错误记忆研究的开端与发展,以及研究者对于区分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所作出的努力。结果发现,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范式难以解决区分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的问题,后续的研究应该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手段,来探索这一有广阔理论意义与社会意义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7088403.htm
【关键词】错误记忆;误导信息干扰范式;进展
记忆的实验室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非常容易受到事件后信息(post-event information)的影响而出错。这些事件后信息包括引导性提问(leading question),看他人的报告,与他人接触,自我或他人的期望,暗示,甚至是微小的语言表述差异。在典型的误导信息干扰范式(misinformation paradigm)的研究中(研究错误记忆的一种经典范式),研究者通常让被试观看一段犯罪或者车祸记录(幻灯片或者视频),然后实验组被试会被植入关于上述记录的错误描述信息。之后的记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相关的题目上比对照组的成绩差,也就是说他们的记忆受到了被植入的错误信息的误导而产生了错误。由此可见,人类的记忆并不像是录像机一样能够真实记录并且完整回放事件。事实上,人类记忆是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的。
本文将简单回顾错误记忆(主要是关于自己经历的错误的记忆)研究的历史,并且梳理如何区分真假记忆相关的研究。
一、研究历史
Loftus(1995)使用了“在购物商场走失”技术(“lost in the mall”technique)研究错误记忆,这被认为是第一个明确的以引发错误记忆为目的的实验室研究。随后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种效应。在这些研究中,通常告知被试,研究者通过与被试的父母进行交谈而了解了许多被试童年的事件。然后把这些事件呈现给被试,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被试亲人确认的真实事件,只有一件是研究者捏造的并且经过被试亲人确认为没发生过的假事件(例如,购物中心走失,在婚礼上出丑,出严重的车祸)。经过一系列的暗示性的访谈,大约有20%-25%的被试回忆起了被植入的假事件,也就是形成了错误的记忆。
虽然随后使用这一范式的研究反复验证了被试错误记忆的出现,但是,有研究者也对这一范式提出了质疑。质疑主要由两点:(1)是否通过这一范式出现的错误记忆原本就是被试经历过而被压抑的真实记忆?(2)这一范式不能避免要求特征,也即被试猜测到了主试的意图,于是通过自己的表现(主动表现出错误的“记忆”)来配合主试。
于是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回应了关于错误记忆研究的这些质疑。针对第一点,研究者使用了不可能记忆成功的规避了相关质疑。例如,Braun等人(2002)使用了错误海报范式来给被试成功植入了一个不可能真实发生的童年记忆――在童年游玩迪斯尼乐园的时候见到了兔八哥人偶,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兔八哥是华纳兄弟公司的动漫人物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迪斯尼公司的主题乐园中。针对要求特征的质疑,Laney等人(2008)使用了“红鲱鱼技术”(Red Herring technique)来回应了这种质疑。研究中,被试可以通过一些微小的线索推测出研究目的并不是他们被告知的那样,而这些线索其实是将被试的猜测导向了一个错误的研究目的(“红鲱鱼”),实际的植入错误记忆的目的被掩藏在误导研究目的之后。结果表明,被试虽然“成功”猜测到了“红鲱鱼”代表的错误研究目的,但是他们依旧出现了错误记忆。
由此可知,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诱发出的错误的记忆是可信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关于自身经历的记忆有非常大的可塑性。
二、区分真假记忆的研究
随着这种实验室引发的错误记忆的确认,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能否区分这种错误记忆与真实的记忆?这个问题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例如,在司法体系中,口供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来使用,然而个体的口供是否是真实的?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基于真实的记忆与错误的记忆的口供?此外,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在使用诸如自由联想和催眠等技术时,咨询师要小心自己的技术是否会误导来访者出现错误的记忆而把咨询导向错误的方向。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猜想做出了不少探索。
其中的一个猜想是错误记忆对个体想法、意图和行为的影响并不像真实的记忆那样明显。真实的记忆能够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说明了这种现象,一个被蛇咬过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害怕蛇甚至是类似蛇的物体。那么错误记忆是否也有相同的效果?如果没有,那我们通过行为结果就可以区分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
研究者开发了一种简单的错误反馈技术来测试错误记忆对于人们后续行为的影响是否也像是真实记忆一样。Bernstein等人2005使用了这种方法,首先告知被试,通过一套非常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分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财务视角下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行为研究.doc
- 财务管理如何顺应现代医疗体系.doc
- 财务金融管理的途径分析.doc
- 财务统计数据采集方式的改革探索.doc
- 财务预算管理方法改革对企业管理的影响.doc
- 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doc
- 财务风险跟踪评价方法初探.doc
- 财富休验-我是在富人堆里捣腾金子的“雪茄精”.doc
- 财媒主笔弃文从商-他想在商界玩一次“摇滚”.doc
- 财富分配问题新论.doc
- 从生态翻译视角剖析《牡丹亭》三英译本:适应性与选择策略的多维审视.docx
- 解构国内外黄金市场价格联动机制: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docx
- 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剖析东亚区大尺度环流异常与气候异常耦合机制.docx
- 基于拓扑与遗传算法的压电智能悬臂梁传感作动优化策略.docx
- 面向航天型号研制的CAPP系统:设计、关键技术与实践应用.docx
- 基于X3DJAVA的虚拟植物景观参数化设计:技术、方法与实践.docx
- 从场域理论剖析我国博士后定位困境与破局之道.docx
- 清真寺安全培训材料课件.pptx
- 清障救援安全培训课件.pptx
- 四种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对根尖孔碎屑溢出及操作时长的影响探究.docx
最近下载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课件《我的家》.pptx VIP
-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pdf VIP
- 中国重型脚轮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QCT820-2023汽车、摩托车仪表用步进电机.docx VIP
- 第十二章土壤污染与修复.ppt VIP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秋季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VIP
- 《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成都电力机械厂动叶可调轴流风机说明书.docx VIP
- 2024新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Are you Su Hai_Period3_教学设计.pdf VIP
- 《基于PLC的自动分拣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