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凤凤-登上国际青年戏剧舞台的家政女工
贾凤凤:登上国际青年戏剧舞台的家政女工
在北京,有一个以“地丁花”命名的剧社,成员都是在北京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家政女工,她们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奇葩事、和雇主之间发生的争吵与感动,都编成了舞台剧,以此来诉说工作中的欢笑和眼泪。
中国论文网 /7/view-7203244.htm
在北京,有一个以“地丁花”命名的话剧社,她们演出的话剧,因为朴素自然、接地气,不仅打动了无数观众,更让这些家政女工们成了“明星”,有了自己的粉丝群,甚至还登上了国际青年戏剧节的大舞台。
小保姆要当话剧演员
2010年12月的一个清晨,天刚亮,一位中年妇女拖着疲惫的身躯,落寞地走在北京街头。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在雇主吕老太太家发生的一幕幕,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叫贾凤凤,山西临汾人,时年50岁,卖过服装,开过餐馆。2006年,她的餐馆倒闭,不仅把夫妻俩省吃俭用攒下的那点积蓄赔了个精光,还负债累累。就在她感到十分无助的时候,听说要组织人员去北京做家政,每月至少能有800元的收入,她当即报了名,成了一名保姆。
两年前,她受雇于一个83岁的老太太。老人姓吕,长期独居,性格有些乖戾。自从贾凤凤进到家里的第一天开始,吕老太太就像防小偷一样防着她,家里缺了什么东西马上就怀疑是她拿的。贾凤凤想着家里欠的外债,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时间久了,她变得极度自卑,一点也不快乐,甚至不愿跟人多说话。
几天前,吕老太太的几个子女回来了。贾凤凤连做了两顿饭,有些累,晚上9点过后,忙完所有的活儿,她便回到自己房间休息了。没过一会儿,吕老太太突然推门进来,满脸怒气地站到她床前,道:“小贾,你怎么偷吃我的蜜枣!”
贾凤凤有点蒙:”你说话得有凭证。”吕老太太冷冷地说:“冰箱里的蜜枣找不到了,不是你吃了,难道还能自己飞了不成?”原来前一天,家里包粽子剩下一小袋蜜枣,放进了冰箱;今天中午,吕老太太的女儿拿出蜜枣吃了几颗后,又把袋子放到了别处。吕老太太在冰箱里没有找到蜜枣,一口咬定是贾凤凤偷吃的。后来,吕家人在厨房柜子里找出了那袋蜜枣。
贾凤凤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坚持要老人家道歉。对方不屑地说:“你一个保姆,我凭什么绐你道歉。”老人轻蔑的眼神就像一把刀子,狠狠插进贾凤凤的心。第二天天没亮,一夜未睡的她,就拎着行李离开了吕家。
孤独的贾凤凤无处可去,一个一起来北京当保姆的姐妹给她推荐了一个暖人心的地方:打工妹之家。打工妹之家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第一家为打工妹服务的组织。“如果心里有什么不舒坦的事情,可以去那里坐坐,跟姐妹们说说,便会好受很多。”
走投无路的贾凤凤来到了打工妹之家,她发现来这里的人大多是和她一样在社会底层打拼的姐妹,有保姆、女工、保洁员等,大家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在其他姐妹的帮助下,贾凤凤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工作。
2011年8月的一天,贾凤凤突然接到打工妹之家负责人阎成梅的电话:“贾大姐,我们准备组织一个话剧社,你愿意来试试吗?”原来,很多家政女工在工作中受了委屈都会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心里便会积压很多负面情绪,是以打工妹之家便想到了这个主意。
晚上,贾凤凤对丈夫提起话剧社的事情,老公一个劲儿地鼓励她参加:“你一个人在外,休息的时候也没地方可去,不如去试试,多认识几个朋友也好。”于是,贾凤凤就报了名。
戏外生活进了戏里
话剧社名叫“地丁花”,源于家政女工刘鲜华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地丁花/一簇一簇伸展着身躯努力绽放/迎接最早的春天/把花瓣撒向大地……”
首批话剧社成员有30多人,指导老师赵志勇来自中央戏剧学院。话剧社或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基本功――声音和肢体训练。一直和繁杂的家务活打交道的贾凤凤,练起动作来总有些放不开。老师让她张大嘴,吼出来,她觉得自己牙齿不好看,又怕羞,不愿张嘴。
中途休息时,贾凤凤对阎老师抱怨道:“来了一天跟耍猴似的又跑又跳,没意思,我不想练了!”其他姐妹也七嘴八舌地附和道:“来来去去就一个动作,没趣!”阎老师忙劝大家:“别着急,慢慢来,等你们练上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你自己的唱歌和跳舞都会比以前好很多。”
由于对话剧社的排练极不习惯,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都不来参加训练了,但因为阎成梅对自己很好,贾凤凤实在抹不开脸离开,只好坚持练习。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贾凤凤广一点一点放开了嗓子,手脚也放开了,精神状态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惊喜地告诉阎成悔:歌感觉整个人都活得亮堂了。”
除了指导贾凤凤她们训练外,赵老师还经常和姐妹们聊天,聊她们的生活。起初,大家都不愿意多说。后来,赵老师鼓励她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还说要把她们的故事排成话剧。后在剧社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都敞开了心扉。
2012年11月初,阎成梅和赵志勇综合大家讲述的故事,编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