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情爱心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宝玉的情爱心态

贾宝玉的情爱心态   摘 nbsp;要:贾宝玉是《红楼梦》这部爱情小说的男主角,也是整个故事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他的情爱心态在贾府兴衰、物是人非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历经了情痴、情困、情识、情悟、情绝五个阶段,演绎了从情痴情种到佛门中人的复杂人生,奏成了一曲爱情的悲歌。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8770.htm   关键词:贾宝玉;情爱心态   作者简介:翟婷婷(1990.8-),女,山东莱芜人,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nbsp;[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2   一、情痴――千古情人独我痴   一个“痴”字来形容贾宝玉是再恰当不过了,从“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的观点开始,到最后他幡然醒悟、遁入空门,“痴情”是贾宝玉身上最与众不同的特质。   贾宝玉从小喜欢女儿,在他看来“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1]。他的这一特质和心态被很多人看作是“淫魔色鬼”,实际上,他只是一个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的情痴情种。一个“痴”字,可以说是贾宝玉最初情爱心态的贴切表达。贾宝玉是为情爱而痴,是对美丽女子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痴迷,痴在心里。文中的“痴儿”、“痴公子”、“痴人”都是指的贾宝玉,也充分体现出宝玉痴情的模样。   1、怜爱女孩之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2]这是对贾宝玉痴情的真实写照。年少懵懂的宝玉,此时不懂爱情,他的痴情源自内心对女孩子的怜惜和关爱,无关风月和情欲。他的痴情主要表现在对女儿们的怜惜和关怀上,文中多处描写体现了宝玉对女儿的痴情。   小说第三十回“龄官画蔷痴及局外”中有这样的描述:   “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得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3]   宝玉从女孩的单薄背影中就能心思细腻的在心中替女孩考虑这么多,可见其剔透玲珑的心境,对于陌生的女孩他却也能看得痴,想得痴,不觉也渐入痴情的境界。待到自己跑回怡红院,还记挂着她是否有避雨处,正所谓言情愈真,写景愈真,记事也愈真。   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宝玉和玉钏儿两人因眼睛都看着人而不下心将碗碰翻,将汤泼在了宝玉的手上,可是,宝玉的第一反应却是先关心地问玉钏儿烫在哪里。如文中所描述的:   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得,却只管问玉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儿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4]   宝玉的行为固然惹人发笑,但这正是他的痴情和可爱之处,对待玉钏儿这样一个丫鬟他亦是真心相待,痴情到心中只有他人而完全没有自己。对女孩子真心真意的关爱可谓是情意不尽、兴味不尽。   2、触景生情之痴   纵使宝玉痴傻如狂的模样惹人发笑,但是他的言行举止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在宝玉的心中,花草木石也是具有生命的,他同样可以对物伤情,花开花落,自然景物的变幻也能将他的痴情勾发出来。   宝玉在沁芳闸桥边石头上偷读《会真记》,看到被风吹落的桃花,落得满身满地都是,他“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5],让花瓣随水流去。他的这一举动将花儿视为有生命之物,体现出对花儿的怜惜之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6]这正是宝玉所见之景与所生之情融为一体的触感。第五十八回中,他病后烦闷,要去找林妹妹谈心,经过沁芳桥时看到了一株杏树,花儿已经落了,结出了豆子大小的杏子,见到此景,他便觉得“把杏花辜负了”,竟因此对杏流泪叹息,本是自然规律的花开花落,在宝玉看来花落就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结束,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宝玉既是感叹自然事物的交替变幻之快,也是触景生情对自己生命短暂的叹息和无助。   在宝玉心中,自然景物都具有了生命感,转而引起了他的“痴情”,加剧了他对生命的感知,触景生情,抒发出他对命运的深切关怀,只因“情”在心中,所以宝玉才能“痴”的如此可爱。   二、情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悟”是一种洞彻人生,认识自我的过程和境界,需要在变化无常的生活中经历过、体验过,方能品悟出事情的本质。宝玉作为一个用情到极致的人,要从情痴状态中幡然醒悟,洞彻人生,必然要亲历“情”的困扰和烦恼,这样才能真正地心有所悟,才能悟出命运的真谛。   1、因情而困   宝玉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整日混在脂粉堆中,对每个女孩子都有情,对女孩子迁就和宽容,尤其是在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者中间进行调和,但结果往往是谁都不领情,都把气撒在他的身上,他成为了“受气包”和“撒气桶”,为此他也会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