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郝经记体散文研究
郝经记体散文研究
摘 要:郝经是元初著名学者,其流传在世的《陵川集》被纪昀赞为“雅健雄深,无宋末肤廓之习”,郝经的散文写的尤好的是记体散文,这类文章内涵丰富,反映了郝经作为当时北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及其自身经历、感受;在艺术手法上则以说理为主,善于议论,辞彩丰润、跌宕起伏,气势充盈、论辩有力。
关键词:郝经;记体散文;思想内容;风格特征
郝经(1223-1274),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出身世儒之家。其祖父郝天挺是元代大诗人元好问之师。元世祖忽必烈当朝时,授予郝经翰林侍读学士, 中统元年(1260年),奉命出使南宋, 被拘禁十数年, 终不屈身辱命, 宋崩溃之际归朝,不久病逝。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有《陵川集》与《续后汉书》。
《陵川集》共三十九卷,散文占二十四卷,其中记体与碑志传?盍嚼啾蝗顺圃蓿?记体散文有三十篇。本文拟就郝经的记体散文做些初步探讨,阐述其记体散文的分类、思想内容及风格特征,并试图为郝经在散文史上找到一席之地。郝经的记体散文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庙斋堂记十五篇,2.亭台楼记七篇,3.器物记四篇,4.院园记三篇,5.游记一篇。
一、思想内容
(一)北国心曲
郝经久拘仪真,心系百姓、战事,更思念亲人,北归之心强烈,多篇记文表达了这种渴望北归的迫切心情。如《镜芗亭记》曰:“馆之东亦与潮通,而亭处其中,有故隶字榜曰:镜芗亭。池中一甬路,直亭南北,界池为二。池有莲浦,而柳成荫。……初,朝廷于沁南赐第一区、田十顷,州吏进渎文及图,则其田在河阳,封畛包络,全得扬子一店,在黄河老岸。”郝经见镜芗亭在池中央,把池分为南北,不禁联想到自己远离北方,看到柳树成荫,想起朝廷给自己的封地,过了黄河就能到达,不禁伤心起来,表现出北归之愿。《?池记》中郝经将自己比作了?池中的鱼,“坎中之鱼而诉坎中之人,弭兵而致师,天下赤子入于坎言,箕记鱼头,如炎如焚,将如所诉乎?”郝经被拘仪真,无法脱身,不过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文章末云:“庶几刚健不陷,其义不困穷云。”他认为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走出困境。
《退飞堂记》在记文中写的最为悲情,也是最能表现北归心切的一篇,时年42岁,是《甲子集》成书之年。“甲子岁,犹在仪真馆。一日风甚,鸢?o蔽天,北飞而不得前。北首南尾,溯风直翅,飘忽而南,其势不能自止,遂过于馆之上,入于江之南。因仰而叹曰:《春秋》所谓六?o退飞过宋都者,殆此类也!夫与余之行驶,止尼亦此类也!”他见鹰北飞,遇大风不前,由此想到自己的境况,感慨自己的遭遇,满怀愤懑,不禁发出疑问,天下何时能定,南行的自己何时能北归。然而他生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元朝的扩张给他以信心。他以?o和鸢的例子激励自己,认为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他北归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二)辩证思维
读郝经的散文处处能够感受到辩证唯物的思想。如:《江石子记》中,在详述了石子种类之后,用辩证的方法论感叹世间至坚者与至柔者相互转化的关系,紧接着又以用辩证的思维喊出:“呜呼!之石也,不知初为几千万仞,今之几千万仞,焉知他日之不为之石乎?凡有形者必变,变而必至于尽。……惟在夫形器之内者,则无存亡也。”足见其辩证思维的思想。
再如《庸斋记》论述“道”与“常”,也有辩证观思想的凸显:“一物一道也,故道外无物;一道一用也,则用外无道。……呜呼!兹其所以为道,而庸之所以为平常之用,后世圣人必益之于中也欤。惟此义不明,故有非常道之说,有反经合道之说,有异端之说,道之所以不行也。”
(三)宗经宗道
郝氏家族世代业儒,又是金末元初著名的理学家,他的散文流露出以经为宗的道学理念。如《醉经记》以酒喻经,提出:“欲明义理以率性,莫先乎经。”故曰:“经也者,圣人之所尽心醇乎义理而为言者也。知义理之所醇嗜而醉之,夫岂有差哉!人受天地之中,得至善之性,其心之所同然者,义理也。”最后指出,嗜酒而醉者,愈醉而愈迷;嗜经而醉者,则愈醉而愈明,一再表明他的宗经观念。
《休复亭记》是一篇哲学论文。紧扣《周易》复卦之“复”,论人性,论本体,阐发复卦中“休复”之义,“夫道,复而已矣。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动静相根,卒归于静而道不穷焉,理之复也……荣茂壮稚,老瘁衰死,骨肉阴于土,魂气登于天,卒复于本,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形之复也。”
(四) 完善人格
郝经的记体文写所见所闻所感,不单纯的叙事写景说理,常以文章来提升性情,完善人格。出使南宋前,居积庆堂作《积庆堂记》,论如何提升性情,“积德累功,天必报施,不在其身,在其子孙……既受报于天,又合德于人,其有余庆也必矣。”这是郝经在生活中完善人格的一个方面,行善积德才能提升性情。再如《?M翠楼记》,表达了他向往人格升华后的生活,“或沉浮于酒杯,或放旷于山林,或优游于廊庙,用舍乘化,不锢不滞,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