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人与周王朝八百年天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个女人与周王朝八百年天下

三个女人与周王朝八百年天下   母亲是人生的一所大学。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用世间最美的语言歌颂母爱。古代汉语里,“太太”是尊称,是“大圣人”的意思。所以有大德说,教育女孩最重要,因为女孩子长大后要当母亲,是人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几乎交在母亲手中。 中国论文网 /4/view-7244428.htm   这样的经典故事,最早出现在3000年前的周王朝。   三个女人的影响力   周王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共一百二十一后妃。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朝建立前三位君王的妻子,都以母仪天下的德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数位君王。这三位是:太姜、太任、太姒。   太姜乃古公??父(本名姬??)之妻,季历(本名王季)之母,周文王(本名姬昌)的祖母。太任乃季历之妻,周文王之母。太姒是周文王之妻,周武王(本名姬发)之母。   太姜外貌端庄美丽,性情贞静柔顺。为古公??父生下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儿子。太姜以相夫教子为己任,成为丈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创始之时最贤德的良母。   周王姬??特别钟爱小儿子王季之子姬昌,周王朝都是嫡传,为了让王位给弟弟王季,以便传位于姬昌,身为哥哥的太伯和仲雍兄弟俩一起,主动逃到荆蛮之地,以成弟弟儿子继承之大业,此举成为中国历史上兄弟礼让友爱的千秋佳话。子孝母贤,这一切,无不是母亲太姜自小教导他们的结果。   有公婆的贤良与美德作表率,更何况太任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太任将婆婆的贤良发扬光大。受太任教育的姬昌不负厚望继承大统,为周王朝八百年基业铺下了一块极其关键的基石。   而为周王朝大厦铺下又一块基石的,就是太任的儿媳妇太姒。身为周文王姬昌的夫人,太姒的名字我们或许有些陌生,但她的十个儿子大都很有名。长子伯邑考(姬考),次子武王发(姬发),三子管叔鲜(姬鲜),第四子周公旦(姬旦),第五子蔡叔度(姬度),第六子曹叔振铎(姬振铎),第七子?J叔武(姬武),第八子霍叔处(姬处),第九子康叔封(姬封),第十子冉季载(姬载)。   十个儿子中,长子伯邑考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明星,因得罪妲己而遭到商王杀害。次子姬发、四子姬旦左右辅文王。及文王驾崩后,立姬发为武王。而武王驾崩后,姬旦又辅佐武王年幼的儿子为周成王(姬诵),姬旦就是“周公”。   从太伯和仲雍兄弟俩主动出逃礼让周文王姬昌登基,到周公作为叔父辅佐侄子上位,周氏一脉树立了礼制下家道人伦的典范。   我们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周王朝的三位女人,为周王朝八百年基业的巩固,联袂上演了一台大戏。   表面上看,周王朝硕大的舞台之上没有她们的影子,她们却在另一个舞台,淋漓尽致地履行着属于自己的职责,让后世永远牢记,流芳千古。   有一种说法,我们今天把妻子称为“太太”,就是为了纪念这三位伟大的女性以身作则,力行八德。不知这说法是真是假,有无来历,但无论如何,都反映了人们对她们的崇敬之情。   《列女传》有诗赞曰:“周室三母,大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大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意思是说,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和太姒,周王朝的兴起与这三位伟大的母性分不开,大姒最为贤德,号称文母。   不仅周王朝国内一片祥和,还引得诸多他国贤德士人归附于周王朝。“德”已经泛化为周王朝的外交“软实力”。古籍上还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虞国和芮国的国君为争夺土地,久难分胜负,就想找贤君文王主持公道。来到周王朝边境,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他们难以置信的景象:农夫相互让田,路人相互让路,男女分开走路,士人礼让大夫,大夫礼让卿相。他们蒙着脸惭愧地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羞耻的。”彼此主动把土地全让了出来。   这个传说,较为生动地诠释了周文王治下的版图上,百姓怡然自得的生活图景。而那些从百姓身上体现出来的生活细节,正是德行教育的结果。   为什么是周朝   周王朝为何如此注重于“德”,主要是因为有前车之鉴――夏桀寡德,商纣失心,才相继走向覆灭。能够把“德”推向极致的,便是太姒的第四个儿子周公旦(姬旦)。   周王朝酷似三国时的蜀国,相对弱小。周公可谓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在领导一个相对较弱的国时,就不得不小心翼翼,个人的人格魅力便显得尤为重要。“德”的威力在这个时候便凸现出来。周公曾发表《康诰》,语重心长地教育同胞弟弟姬封(排行第九,卫国国王),要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他“遵循父王的传统,弘扬父王的美誉,继承父王的遗志”,认为“天命是无常的,天威是可怕的”。显然,他们的道德楷模并非天授,除残酷的江湖环境外,更多的或许源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对于政权而言,周人于道德与其说是一种品质,不如说是一种智慧。说白了,相对于他们之前的夏朝与商朝而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