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曾经流淌的文明之光
丝绸之路:曾经流淌的文明之光
丝绸之路给我们的印象是古老而苍凉的:黄沙漫天,大漠孤烟,西风瘦马,驼铃羌笛;同时又是丰富多彩和灿烂辉煌的:有丝绸、瓷器等东方瑰宝,也有乐舞、绘画等西部风情。这一条条千年古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无数的文明变迁。
中国论文网 /6/view-7171142.htm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古城被岁月侵蚀成断壁残垣,无数的昔日小径在黄沙的掩埋中不见了踪迹,然而丝绸之路却并没有消失。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了热点。可见,千年的时光没有风化丝绸之路的辉煌,它的内涵积累得愈发广博而深刻。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中华记忆的闸门,穿越时空去感受丝绸之路上曾经流淌的文明之光吧!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陆上贸易交往通道的总称。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著的《中国》一书中,将这条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个称谓贴切而富有诗意,于是广泛流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而丝绸之路这些通道的最早开拓,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之前。它的开拓者,正是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的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张骞。
汉武帝即位后,希望联合西域的游牧民族大月氏,以便共同抗击匈奴。张骞自告奋勇担此重任。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了一百多个随从,请匈奴俘虏堂邑父作向导,从长安出发,踏上了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旅途。
一行人匆匆赶路,不料走到河西走廊时,遇上了匈奴骑兵,全部被抓获,在匈奴领地被困了十年之久。公元前129年,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而后,张骞等人翻越葱岭,历经艰难,终于来到了大月氏。
不料,这时的大月氏物产丰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因此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张骞等人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不得不动身返国。
归途中,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被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初,张骞和堂邑父才逃回长安。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历时十三年,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率三百多随从第二次出使西域,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张骞一行偕乌孙使者数十人于公元前115年回到了长安。
张骞的两次远征,虽然未能达到与其他部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但却是伟大的外交旅行,扩大了西汉王朝的政治影响,增强了与其他沿途国家的沟通了解,更第一次沟通了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在此之后,东汉班超派遣使节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得佛教经典,明朝郑和七下“西洋”,遍访马六甲、波斯湾、红海乃至非洲东海岸……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在海上,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延伸和丰富丝绸之路,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构建了一座座桥梁。
中华文明的西传
中华文明在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丰富多彩的物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成为了海外其他民族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直接途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是为“丝绸之路”冠名的丝绸,以及作为“中国代名词”的瓷器。
丝绸
众所周知,丝绸服装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具有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能抵抗有害细菌对皮肤的侵袭。
中国是世界上栽桑、养蚕、丝织最早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养蚕缫丝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便走出国门一路向西,经河西走廊运到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
据记载,古老罗马的凯撒大帝和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都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一次,凯撒大帝穿着中国丝袍出现在剧院,光彩照人,惊艳全场。之后,丝绸在罗马更加受到人们的追捧。在中国丝绸大量外传很久以后,中国的养蚕和缫丝以及织造技术也逐步传到国外,对许多民族的服饰和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瓷器
如今,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瓷器。你知道吗,多姿多彩的瓷器也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在西方人的眼中,瓷器体现着中国人对美的感受、趣味和创意,是中国的代名词。从唐代开始,瓷器就沿着丝绸之路销往国外。从南宋到明代中期,是外销瓷最繁盛的时期。不计其数的瓷器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给各国人民提供了一种便利的生活用具的同时,更向他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
精美绝伦的瓷器在各国都受到热烈欢迎,许多王公贵族都以拥有和收藏中国瓷器为荣耀。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有一座托普卡帕宫,以收藏中国瓷器著名,堪称中国古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