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赵梅林-齐白石、陈大羽流派的传承者.docVIP

书画家赵梅林-齐白石、陈大羽流派的传承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画家赵梅林-齐白石、陈大羽流派的传承者

书画家赵梅林:齐白石、陈大羽流派的传承者   他,父母去世早,家境贫寒,诗、书、画、印亦无家传,本与艺术大家没有一丝联系。 中国论文网 /7/view-7223750.htm   他,为了生计,13岁开始,白天上学,晚上到离家两公里外的两家客栈服务,挣得月工资18元。   他,用火纸(当地土纸)临帖学画,用砖头、砚台代替印石刻印。   他,两次当兵,复员返乡,在一座县城工作,也与艺术大家有天壤差距。   然而,他现在却已是齐白石再传人,金石派大写意花鸟大家。   他就是从淮安走出去的赵梅林。   坎坷学艺路   1951年,9岁的赵梅林在江苏省沭阳县立东关中心小学读书。那时每包香烟打开里面有一张画片(俗称“洋烟牌”),画有《水浒》一百零八将、《红楼梦》人物等。赵梅林对洋烟牌《水浒》人物发生兴趣,开始临摹这些画片,这是他绘画之路的起步。20世纪50年代,全国推崇齐白石,壶上、盘上、衣服上都是齐白石的画。对绘画痴迷的他,又开始临摹齐白石的画,学刻齐白石的印,临摹《芥子园画谱》、唐楷。   1964年,在沭阳县汽车站工作的他,把自己画的墨兰和刻印,寄给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他一是希望得到潘院长的指点,二是表达自己想到学院深造的愿望。   仅隔一个星期潘院长回信了。对他作品的评价是:“……墨兰所用墨色及构图尚稳妥。所刻章全仿白石,布置意趣等尚不小气……”潘院长对初出茅庐的赵梅林的作品评价是不低的。但对他求学的意愿没有表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赵梅林求学的愿望没有实现。   1973年,赵梅林从部队复员,回到沭阳复工复职,后选调到县人事局工作。在服兵役期间,他的书法作品入“陕西省现代书画展”。   1982年,赵梅林被沭阳县政协借用,主持筹办“徐伯璞作品及所藏书画展览”。此展相继在江苏省美术馆和沭阳县举行。徐伯璞是江苏省文史馆员、沭阳县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前曾任国立剧专校长等职,与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过从甚密,藏有数十位名家书画作品。   本来沭阳县委要提拔赵梅林到乡镇任职,但这时,全国各级政协正在恢复文史资料工作,他既擅书画又有好文笔,遂被调到县政协任文史办主任。从此,他与徐伯璞走动甚多,赵梅林夫妇对徐伯璞多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   赵梅林对书画艺术十分痴迷,已有扎实基础,徐伯璞深为喜爱,决心帮助他找名师。徐伯璞去函给李苦禅,因李苦禅生病未果。他又带着赵梅林到南京师范大学拜见杨建侯教授。杨建侯看了赵梅林的作品连声称赞,但说:“赵梅林画的是大写意,我原是画西画的,后画小写意花鸟,风格不同。”这样,他第二次拜师也没有成功。   1983年,赵梅林被沭阳县委作为后备干部选送至淮阴(现淮安)市委党校深造。这时南京下放干部花鸟画家董少仙认识了他。董少仙认为赵梅林是难得的书画艺术人才,回到南京后,通过陈大羽先生的学生李罗牵线,带他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陈大羽先生家拜师,陈大羽先生看了赵梅林的作品,欣然收下这个徒弟。他的第三次拜师终于成功了。   陈大羽先生是齐白石老人的高足,金石派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所画的大公鸡更是出名。他收徒有三个条件:一要人品好;二要有相当书画基础;三要介绍人可靠。这三条都满足了,还要报学院批准。   赵梅林向沭阳县委领导提出申请:组织上既然送我上市党校学习,我自幼爱好书画,请求组织改派我上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沭阳县委领导重视人才培养,同意为他交学费,送他上南京艺术学院。   1984年,赵梅林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圆了他上艺术院校深造的梦。在陈大羽先生培养下,赵梅林成长迅速。一年的学业很快结束了,陈大羽又想让赵梅林读他的研究生,但一算他年龄已过了杠。此时赵梅林认识到,他走上专业之路太晚了,必须奋起直追。他更刻苦努力,特别对金石派大写意花鸟画精心研究。就这样,他在陈大羽先生身边学了一年又一年,学做人、学书画、学刻印、学文史。在校几年中,他作书、作画数千幅,刻印百余方。陈大羽先生对赵梅林大加赞赏,亲自为他赐题斋号“迟迟堂”,意思是感叹赵梅林出现在他面前太迟了,寄寓大器晚成的愿望。   1988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办公室主任退休,陈大羽先生与学校一并向教委商谈,拟调赵梅林接任美术系办公室主任兼教学。正在商谈关口,却因赵梅林夫人李玲突发急病住院而未果。这期间,他的印章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海内外大展。   陈大羽先生考虑到赵梅林应有好的创作条件,特向淮阴(现淮安)市委领导写信推荐他,将他从沭阳县调到淮阴市书画院工作。从此,他真正走上了追求书画艺术的道路。   十余年埋头创作   赵梅林在画院的任务就是每月上交一幅作品,其余工作是自己研究专业知识,这是他梦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