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1.ppt
【解析】“由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可知,A不符合题意;由画面中的“杀人”可知,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政治讽刺画”的特点;由中国反帝的义和团运动被西方殖民者贬低为“野蛮”,而外国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却自诩为“文明”可知,作者意在斥责和抨击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答案B。 2.(2010全国新课标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排除B;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应排除;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答案A。 3.(2011福建卷)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材料中林则徐强调如任鸦片泛滥,中国不仅会没有可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军队,也会没有军饷。白银大量外流,这就增强了盗寇的力量,即为列强增加了财源,故选D项;A、B两项只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 4.(2011·乐山模拟)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解析】仔细观察趋势图,可知1842~1856年英国对华输出总值处于徘徊状态,排除A;标题及图注“对华输出”没有明确是商品输出还是资本输出,排除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英国对华输出起到抵制作用,C是根本原因,也是主要原因,而D是直接原因,也是次要原因。答案C。 5.(2011·遂宁模拟)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观察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 C.抗日战争 D.明治维新 * *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 考点1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几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 从命题角度看,主要考查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不平等条约内容、列强侵华阶段特点。从命题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选择题大部分是材料型选择题,也出现了少数图片材料型选择题。文字材料越来越多倾向史料性材料,对考生解读史料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上,既有低层次的记忆型试题,难度小,也有高层次的理解型试题,难度大。 备考复习中,考生要熟记四大侵华战争的概况,认识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和影响,注意运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分析列强的侵华行径。 【运用提升1】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项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选B项。 [备选题] (2008·天津卷)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