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系中华-历史上的来华使者(下)
心系中华:历史上的来华使者(下)
京都建仁寺,荣西禅师所居寺庙
中国论文网 /7/view-7151612.htm
随着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东方被幻化为遍地充满黄金的富足之地,吸引了大批西方的冒险家前来探险。随着元帝国大军的四处鞑伐,东西方文化直接碰撞,“黄祸”意识渐长,认识东方帝国也成为很多西方探险家的追求。宋元时代,中国对亚洲地区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影响力,文化的交流和输出不断持续。
日本茶僧:荣西禅师
荣西禅师出生于日本备中地区的一户神官之家,很小就皈依佛门,他曾经两次来华修习佛法。在修习过程中,荣西禅师创办了日本的禅宗重要门派――叶上派,成为临济宗的初祖。他从中国带去了茶禅思想、茶种、茶具、茶器等,为后来日本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68年4月,年仅27岁的荣西踏上了漂洋过海的旅程。他搭乘商人货船,由日本博多出发,数月后抵达明州(今浙江宁波),并与日本僧人重源大师一道,结伴到天台山寻访圣迹。后来,他在天台山万年寺拜见了虚庵怀敞禅师,并在他的指点下承袭了临济宗黄龙派的法脉。荣西居住在茶禅已十分成熟的国清寺,在苦研佛教经典专著之余,开始研究茶文化和茶禅。荣西不仅学会了茶的品制技艺,还懂得一般的茶道技术,熟稔禅宗茶道之理。为了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到日本,荣西禅师在回国时就携带众多经书,并带上了茶叶种子。回国后,他将这些茶叶种子种植于自己居住的筑前、肥前两地交界处的背振山一带。为了使茶树尽快在日本扎根,他还将茶叶种子分送给了拇尾山高山寺的明惠上人。明惠上人在拇尾山也开始种植茶叶,后来那里成为日本久负盛名的产茶地。 赛典赤
荣西禅师除了将茶叶种子带到了日本外,还将宋朝茶禅文化原原本本地引进日本。他在自己居住过的镰仓寿福寺、博多圣福寺、京都建仁寺等寺院,设立每日修行中品茗的寺规。1211年,荣西禅师在他70岁高龄时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他从养生方面入手,阐述了自己饮茶的独特认识和切身体验,并对中国的茶禅文化大加赞扬。他从宋朝将点茶法带回日本,点茶法衍变为末茶冲点法。冲泡饮用过程,即首先用专用的小勺子将已经被碾成粉末状的茶叶放入茶碗中,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勺子轻轻搅动茶汤,这种泡茶的方法在日本广为流传,成为经典茶道。茶具也是荣西禅师对日本茶道的又一个重大贡献,他将宋朝的叶茶瓶罐贮藏法带到了日本,这种贮藏器体型较大,可以长年贮放叶茶,这个方法也一直被日本茶道所沿用。
治滇的穆斯林政治家:赛典赤
赛典赤31世孙。赛典赤(今大同、呼和浩特一带)的达鲁花赤;因政绩卓著,后被调任为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蒙哥时期,他被任命为燕京断事官,不久擢升为燕京路宣抚使。1261年,他担任中书省平章政事,负责管理元朝的财政。1264年,他出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在任职的3年时间内,他兴屯垦、办学校、修道路等,功勋卓著。
赛典赤1274年,他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是元朝开国后第一任平章政事。他在云南十分注重与宗王脱忽鲁的关系,宗王对他的各项整治措施给予了全力支持。他奏请朝廷将宣慰司与元帅府纳入行中书省管辖,由此云南政令得以统一。他还成功化解萝??王的叛乱,并根据云南具体情况,沿袭大理的三十七部,新设三十七路官职。此后,路以下官员尽量选任各族首领和土官。1279年,赛典赤“邦之父老入请诸朝刻石颂功,立庙祀之”。
穆斯林的中华行:伊本
伊本3次伟大旅行、4次前往麦加朝觐,并深入非洲大陆腹地探险,还曾前往中国出访。
1347年,他乘坐商船经苏木都剌(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到了元朝的重要港口城市刺桐(今福建泉州)。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他游历了刺桐、兴阿兴(今广州)等沿海城市。他在刺桐看到市场繁荣、环境优美、商贸发达,港口内千帆竞渡,还遇见了很多久居中国、从事贸易活动的阿拉伯籍客商,甚至见到了摩洛哥同乡。不久,元顺帝下旨令其北上大都朝觐。他从杭州出发,沿京杭运河北上,历经60余天抵达大都。当时元朝正处于分崩离析的混乱之中,鉴于此他无法前去朝觐元顺帝,而是顺着京杭运河折返至杭州,并再次返抵刺桐。他还对当时中国穆斯林的生活做了详细考察,他在书中记录了“中国各城市都有专供穆斯林居住的地区”。1349年,伊本1354年定居首都非斯城。
晚年的伊本1355年,由伊本白图泰游历过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各地的特色产品、城市建筑、社会设施、典章制度、奇闻异事等,还记述了元朝时期中国的情况。此外,他还对当时中国与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等各地的贸易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等一一记录在册,成为后世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与元代中外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长眠中华的君王:苏禄国王 伊本
苏禄国自古扼守东南亚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早在魏晋时期,苏禄国就与中国进行海外贸易。迨至明朝,两国贸易往来更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