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暗恋桃花源》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论《暗恋桃花源》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摘 要】赖声川被称为是台湾现代戏剧的先行者,他的作品《暗恋桃花源》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在话剧中的延伸。由于国外留学经历,赖声川很自然会受到后现代主义否认同一性、整体性,反对理性思潮的影响。与情节、时空、结构相整一的传统戏剧不同,《暗恋桃花源》的情节破碎、时空交错、第四堵墙的瓦解都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中国论文网 /7/view-7140326.htm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间离;时空交错
中图分类号:J805 nbsp; nbsp; nbsp; nbsp;文献标志码:A nbsp;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7-01
一、间离手法
间离效果,简而言之,就是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这样的表现手法让观众能免除剧情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对剧作进行客观的新的审美。《暗恋》是一个现代爱情悲剧,《桃花源》则是以古代桃花源的传说为基础的喜剧,两个剧组因为排练舞台的冲突而互相干扰,使两个舞台剧交叉上演,以至于观众多次刚刚投入剧情却被戏中戏干扰,从而让观众与戏中戏的人物、剧情、情感等产生疏离。而只有这样的疏离才不至于使观众深陷于剧情而在审美判断上过于感性。这样的感性会让人产生思维惯性,观众也会因此而出现审美疲劳。泛滥的感情必然会影响观众审美的客观性。对此,间离手法的另一个作用便显得更重要――将我们习惯性的东西陌生化,使观众对所描述的事件有一个分析和批判的新的立场。
在《暗恋》中导演力求回到事件所发生的背景,努力求真,但剧情被打断的每一次都是对观众的一个提示――台上发生的仅仅是戏。而《桃花源》则刚刚相反,大导演(袁老板)运用夸张的、浪漫的手法,在表演上,演员的夸张言行表现着人物的内心,在场景上,大导演运用浪漫的设计,让桃花源和武陵形成鲜明的对比。
间离手法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赖声川对那个寻找刘子骥的女子的设计,她是隔壁剧组的演员,她的出现短暂,但却非常突兀,这样的突兀给《暗恋桃花源》整体上形成一个冲击,这不禁会让渐渐入戏的读者再一次跳出剧情来思考,这个女子是谁?刘子骥又是谁?为什么她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然是无解的,但观众也许会就此开始在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中一直怀着这个疑问,这无疑又是在提醒观众,不要陷入剧情。这样的手法是成功的,赖声川对观众隐形的指导,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部剧。很明显赖声川所要表现的并不是两个剧团争场地的冲突,而是两个表面上并没有联系的故事中的共同的东西。
二、时空交错
在传统戏剧中,由于喜剧要在有限的时空里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境遇,用有限展现无限,因此,对于时空的要求非常高。时空的安排是与情节设置有密切联系的。时空交错与情节破碎都是后现代中注意要求打破整体性和同一性的体现,《暗恋》和《桃花源》在同时进行,破碎和拼贴情节也就理所当然地造就了时空的交错。三个情节不是并列的,而是交织在整部戏中,三个时空同时交织在一起。而《暗恋》中江滨柳穿行在现实与过去之间,借助梦幻和对云之凡深深的思念,江滨柳冲破现实的逻辑直接从病房进入当年的上海,使我们得知这是他的幻觉而不是回忆。
三、第四堵墙的瓦解
《暗恋桃花源》在剧情设计上,将两个看起来没有丝毫联系的剧目放在了同一个舞台上。本剧采用了套层结构,是典型的戏中戏。这一结构本身就造成了间离效果。两出戏的交替上演使得观众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任何一个情节上。这种戏中戏还不断与现实产生交集,不时地把观众从两部戏中拉出来,在沉迷中觉醒,使得剧情制造的梦幻不断被打断,消解了戏对于观众的迷幻作用。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不断打破情节的整一性,每一个人物,在戏里戏外最终组成《暗恋桃花源》。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的欲求,也有他们要逃避的东西,但这就是生活,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冲突的。
四、结语
《暗恋桃花源》是对传统的戏剧手法的颠覆,是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话剧领域中的延伸。但是不难看出,《暗恋桃花源》与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人生意义不同的是,该剧也深深表露出对于人生和人性的关怀。在这看似错综复杂的情节中,却蕴含着同一个主题:对于美好的锲而不舍但却无果而终。但《暗恋桃花源》用它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停止追寻,永远不要,或许永远都得不到,才是我们真正追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军.怎样欣赏话剧的艺术性[J].财政监督,2010.
[2]贾伟.时间的悲剧与空间的喜剧[J].社会观察,2007(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前列腺科普试题及答案.docx
- 立式叶片排渣过滤机-中国化工设备网.doc
- 20250508 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06: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pptx VIP
- 【7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pdf VIP
- 屋面瓦及檩条拆除安全方案.doc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asy Altivar ATV610 变频器编程手册(中文).pdf VIP
- NB∕T34024-2024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要求及分级.docx VIP
- STM32F1开发标准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 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