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苹果产业化开发思路与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林市苹果产业化开发思路与对策

榆林市苹果产业化开发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49-01 中国论文网 /8/view-7174797.htm   苹果产业是榆林市南部山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南部山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掌握榆林市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笔者对榆林南部六县、佳县、榆阳等县(区)实地调研,找出了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明确了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榆林市苹果产业发展经历了“迅速发展高峰期、毁园还田衰退期、重新发展复苏期”三大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后期,种植面积达到82.37万亩,苹果主要以金冠、元帅、国光、秦冠、富士等为主,果业成为果农增收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榆林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产销脱节,效益逐年下滑,二是毁园种田现象严重,2007年苹果面积锐减至37.55万亩,苹果产业发展跌入低谷。近几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苹果产销两旺,价格迅速回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苹果保留面积约43万亩,总产量约20万吨。   2 发展苹果产业的优势   2.1 地域优势。榆林市南部山区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000~1500米,年平均气温10℃,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593~2914小时,无霜期163天。相比渭北高原和延安地区,除降雨量偏少外,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病虫危害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栽培苹果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2.2 政策优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果业发展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08年,省气象局发布了题为《陕北优质苹果种植区可适当北扩》的论证报告,认定榆林的绥德、米脂、子洲、清涧等县属于苹果种植最适宜区。为榆林南部山区发展苹果产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品质优势。榆林市独特的地域优势造就了苹果果面光洁,色泽艳丽,深受消费者青睐。榆林苹果主要有金冠、国光、红星、红富士、秦冠等品种。近年来,为顺应果品市场对高品质苹果的需求,各级业务部门采取多项技术措施,不断提高果品质量,提升果品等级率和外观品质,努力实现优质优价。优质红富士大量销往延安洛川、银川、内蒙等地果商,还远销蒙古、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2.4 市场优势。从国际市场供需状况看,苹果汁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周边省区宁夏、延安、甘肃有多家加工厂,完全能消化全部等外苹果,我市生产苹果就是全部用于榨汁也不能满足加工需要。榆林山地苹果着色好、风味佳,后发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2.5 效益优势。从近几年生产、销售、收入情况看,苹果产业已逐渐成为主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绥德县白家硷乡老庄沟村,有苹果园1200亩,挂果面积800亩, 2013年,全村总产苹果330万斤,收入200万元,苹果一项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南部山区,苹果亩收入8000元以上的果园很多。另外,按2011年苹果汁加工企业的现行收购价0.44元/公斤计算,20万吨苹果全部加工可使区内果农获得0.88亿元的经济收益。   3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扶持不够,投入不足。一是各级各部门对发展苹果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二是技术人员老化、技术队伍萎缩,基层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先进技术难以普及推广,三是高档、无公害精品果生产的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开拓。   3.2 苗木品种混杂,质量监管不力。苹果老品种、低质品种多,优质品种、新品种少,直接制约了产业比较效益的发挥和提高。市内从事果树苗木繁育的主要是个体户,总体规模小,砧木来源比较混乱,富士品系混杂,带病毒率高,生产的苹果苗木质量很差,苗木质量监管不力,导致新建幼园质量不高。   3.3 基础设施较差,抗灾能力脆弱。榆林市苹果多为山地果园,干旱缺水,一些果园打药用水都很困难,果园生产道路、集雨窑、集肥窑、选果场、保鲜库、防雹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果园有机质含量低,干旱缺水,肥料利用效率低,这是影响苹果树势和品质的最大因素。   4 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做“大”苹果产业。成立市级和基地县果业开发领导小组,同时,落实实施《陕西省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榆林市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一是以绥德、清涧、子洲、米脂四县丘陵山区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扩大种植规模,到2020年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并稳定到100万亩。二是重视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强化种苗生产管理,推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三是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果园道路硬化、节水灌溉和防雹减灾等工作,改善果园基础设施。   4.2 推广实用技术,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