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摘要:笔者对近几年来阜新地区玉米顶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了玉米顶腐病的典型发病症状,研究分析了顶腐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顶腐病的有效措施,供农户参考。 中国论文网 /8/view-7249072.htm   关键词:顶腐病;串珠镰孢亚粘团;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29   玉米顶腐病是近年来玉米植株上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最早是在1998年由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徐秀德在阜新地区首次发现,该病害现已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玉米主产区发生流行,其发生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危害潜力高。近年来,顶腐病在阜新地区虽然没有大面积暴发流行,但每年在部分乡(镇)有一定程度的发生,一般田块病株率在2%~4%左右,严重发生地块病株率在35%~40%左右,部分严重发生地块甚至造成毁种,给农户带来很大损失。   1 玉米顶腐病的发病症状   玉米顶腐病的病原菌为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玉米的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在阜新地区通常以苗期发病为主。苗期病株的表现为:幼苗生长相对缓慢,叶片出现失绿的黄色条纹,常皱缩、扭曲,在田间症状容易辨认。成株期的病株常表现为:植株矮小,顶端叶片有缺刻,不完整,上部叶片常不能正常展开,卷曲成牛尾状,这是本病最主要的鉴别特征。病株茎基部节间缩短,把茎基部纵向剖开,可见似虫蛀孔道状开裂,有褐变。   2 玉米顶腐病发病原因   玉米顶腐病的病原菌生长温度为5℃~40℃,适温为25℃~30℃。该病原菌在东北地区可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源,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另外,该病菌可随种子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扩散。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顶腐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1 品种原因   调查发现,不同玉米品种对顶腐病的抗病性明显不同。通常来说,杂交种的抗病性要高于自交系。杂交种中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也较明显,叶片通透性不佳的玉米品种要比叶片直立通透性好的品种容易感病。杂交种中“龙丹26”、“金玉1”、“郑单958”发病较重。   2.2 种植条件原因   调查发现,同一玉米品种,在不同的种植条件下,顶腐病的发病程度也有很大不同。通常土地粘重、地势低洼地块发病重,山坡地发病较轻。另外,耕作粗放,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发病重。   2.3 气候原因   气候条件对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发现,在春末夏初多低温、多雨、寡照天气的年份顶腐病往往发病较重。另外,玉米成株期长期遭遇高温高湿的天气,也有利于该病发生。   3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3.1 选择抗病品种   以往顶腐病发病较重的地块,要避免种植易感病品种,适当选种抗病性强的品种。玉米播种之前要用咯菌腈进行包衣处理或者用多菌灵、高锰酸钾等药剂浸种杀菌后再播种。   3.2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科学的生产管理可以避免或减轻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在玉米苗期,趁着晴好天气进行铲趟,提高地温,可明显减轻苗期顶腐病的发生。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后,要及时对玉米进行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另外,对于发生顶腐病较重的地块,秋季利用大功率拖拉机配套联合整地机进行深翻或深松作业,翻地25厘米以上,深松在30厘米以上,深翻或深松后及时耙压,精细整地,选择和前茬远缘的玉米种子并进行包衣处理可明显减轻顶腐病的发生。   3.3 及时拔除病弱苗   玉米苗发生顶腐病时症状比较明显,可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及时人工拔除病苗,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切记不可随意丢到地里。   3.4 及时剪除病叶   成株期发病的植株,如果心叶已扭曲腐烂,要及时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丝,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5 化学防治   玉米顶腐病用药防治应掌握在发病的初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药剂防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防治不住。可选择的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3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杀菌剂,也可混配使用,连续喷施2次。对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铲除植株,改种其他作物。   参考文献   [1]袁小丽,袁迎现.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与综合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55-156.   [2]申振宇.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11(02):25-26.   [3]姜钰,徐秀德,董怀玉,等. 辽宁省玉米顶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J].杂粮作物,2003,23(1):45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