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病的新观点 澳信:李建海 1、新城疫 2、传染性喉气管炎 3、传染性腺胃炎 1、病原 2、新城疫的分类 3、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4、病毒基因型的分类 5、常见的新城疫的毒株 6、疫苗的分类 7、目前新城疫存在的问题 8、引起免疫失败的新观点 9 、关于循环抗体对ND免疫效果影响的新观点 10、新城疫免疫缺陷的表现 11、新城疫免疫缺陷的免疫缺陷的原因 12、新城疫免疫缺陷的调节 13、不同抗体滴度对新城疫的防御 1 新城疫的病原 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血清I型病毒 目前只发现一个鸡新城疫病毒血清型 致病力因毒株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2 鸡新城疫的分类 根据鸡感染NDV的临床表现,病毒的毒力及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不同可分为 1 、速发嗜内脏型 (Doyle,1926印度1927年英国新城)所有日龄的鸡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表现消化道出血,通常伴有下痢等症状。病原毒是亲内脏性的 (VVNDV),称为亚洲型或强毒嗜内脏型。 2 鸡新城疫的分类 2 速发嗜肺脑型(Beach,1942),其病毒是亲神经的(NVNDV),该病的特征以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表现呼吸困难,喘鸣,食欲减退,1-2天后一般不超1周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头颈歪斜或扭转,消化道无出血。由此该型被称为神经呼吸系统ND或鸡肺脑炎(avicm pneumoencephalitis) 注: 以上两种新城疫病毒总称速发型新城疫病毒 2 鸡新城疫的分类 3 、中发型(MND,Beaudette and Black,1946):由中等毒力的毒株或某些用于做疫苗的弱毒株所致,主要是幼龄鸡的一种呼吸道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以咳嗽为特征,很少有喘鸣音。年龄大的鸡很少死亡。中发型(Mesogenic strain)如Mukteswar strain即I系),Roakin,H株 4、 缓发型新城疫(LND,Hitchner and Johnson 1948):由某些做疫苗的弱毒株所致,是幼龄鸡的一种轻度或没有明显症状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任何年龄的鸡感染本型病后都很少死亡(Lentogenic strain)此型中的一些毒株广泛用于制造疫苗,B1(II)F(III)Lasota(IV) 5 、无症状型或缓发嗜肠型(LEND,Lancaster,1981) 3 NDV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NDV 为禽副粘病毒I型成员,属副粘病毒科、为负股单链RNA病毒,包括6组基因,编码6种结构蛋白。 NP P M F HN L 核衣壳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高分子量蛋白(L)—5’ 注:F 蛋白和 HN蛋白与NDV致病性有关,其余4种蛋白与NDV复制有关。 关于HN 、F两种蛋白的介绍 HN 蛋白通过识别、吸附宿主细胞表面受体来启动病毒的致病过程。 1、F 蛋白通过其融合多肽的穿膜作用使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融合,产生致病作用;新合成的 F 蛋白是无活性的( F0),只有当 F0 裂解为 F1 和F2 时,才具有融合功能。 2、F 蛋白的遗传变异与NDV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 3、 F 蛋白氨基酸序列不仅决定NDV毒力大小,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4 NDV的基因型分类 N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根据F 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目前把NDV区分为9个基因型:即NDV I —NDV IX。其中 I —VI 属于老基因型,VII— IX 属于新基因型。VII基因型又可划分为5个基因亚型:VIIa、VIIb、VIIc、VIId、VIIe。 4 NDV的基因型分类 我国目前流行的 NDV 基因型非常复杂,既有老基因型,又有新基因型(VII )流行,更有我国独特的 VIII和IX基因型的潜伏。 近年来我国ND的流行主要是由基因VII、IX和VI型病毒引起的,其中 VII 型是最主要的流行毒株(约占70%)。 5、常见的新城疫的毒株 根据F 基因分型标准,常见的NDV毒株有: Lasota株、 clone30株、V4S株—— 基因 II 型 I 系(Mukteswar株)——基因VII 型 中国NDV标准强毒株(F48E9株)——基因 IX 型 虽然常用疫苗的基因型与流行毒株的基因型不符,但由于不同毒株的F 基因具有较好的同源性(80%),因此不同基因型的NDV在免疫原性方面存在很强的交叉保护性。 7 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肠道和膀胱的管理教案分析.ppt
- 《窦娥冤》使用上课.要点.ppt
- 肠道疾病的诊断教案分析.ppt
- 肠道菌群失调教案分析.ppt
-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教案分析.ppt
- 《窦娥冤》演示文稿.要点.ppt
- 肠道缺血性疾病的CT诊断教案分析.ppt
- 肠道术后营养不良的护理对策教案分析.ppt
- 《窦娥冤》优秀().要点.ppt
- 《窦娥冤》优秀.要点.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