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食物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检验 第一节 细菌性病原微生物及其检验 主要内容 1.炭疽杆菌 2.布氏杆菌病 3.结核分枝杆菌 4.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 5.痢疾志贺氏菌 (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检测方法) 兔血浆制备:无菌采取兔心脏血,以1份灭菌的3.8%枸橼酸钠液抗凝剂加4份兔血的比例充分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即为原兔血浆,分装成1ml/支或0.5ml/支; 另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兔血浆,制成4倍稀释血浆(以下简称为稀释兔血浆),分装同上,于-18℃以下冰冻保存,供试验 第一节 炭疽杆菌(一)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炭疽杆菌曾被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 (一)生物学性状 1.菌体粗大,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 1.本菌专性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繁殖。 2.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 3.在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粗糙菌落。菌落呈毛玻璃状,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有一个或数个小尾突起,这是本菌向外伸延繁殖所致。 4.在5~10%绵羊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无明显的溶血环,但培养较久后可出现轻度溶血。菌落有粘性,用接种针钩取可拉成丝,称为“拉丝”现象。 5.在普通肉汤培养18~24小时,管底有絮状沉淀生长,无菌膜,菌液清亮。有毒株在碳酸氢钠平板,20%CO2培养下,形成粘液状菌落(有荚膜),而无毒株则为粗糙状。 (三)抵抗力 繁殖体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而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中可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煮沸10分钟或干热140℃3小时可将芽胞杀死。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3.肠炭疽, 由食入病兽肉制品所致,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并有胃肠道溃疡、出血及毒血症,发病后2~3日内死亡。 上述疾病若引起败血症时,可继发“炭疽性脑膜炎”。炭疽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荚膜和毒素的协同作用。 (二)免疫性 注射炭疽外毒素中保护性抗原于机体,能形成抗毒素免疫,对受染炭疽有保护作用。但单纯的荚膜抗体对机体没有保护作用。病后可获较强的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 1.采集皮肤炭疽的脓液、渗出物,肠炭疽的粪便以及病人的的血液等送检,兽尸禁止解剖,可割取耳朵或舌尖一片送检。 2.将标本直接涂片,沙黄荚膜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荚膜特征,可以初步帮助诊断。 3.确诊应进行血平板分离培养,37℃孵育12~15小时,钩取可疑菌落,进行青霉素串珠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碳酸氢钠平板二氧化碳培养。荚膜肿胀试验和小白鼠致病力试验等与其他需氧芽胞杆菌进行鉴别确定。 四、特异防治 1.预防人类炭疽首先应防止家畜炭疽的发生。家畜炭疽感染消灭后,人类的传染源也随之消灭。 2.目前我国使用的炭疽活疫菌,作皮上划痕接种,免疫力可维护半年至一年。青霉素是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对肠道及吸入性炭疽治疗困难,有条件的可用抗血清。 五、检测方法 1.环状沉淀反应 2.噬菌体裂解实验 3.荚膜荧光抗体检测 4.质谱分析法 第一节 布鲁氏杆菌(二) 本菌属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小球杆状,毒力菌株有荚膜,经传代培养渐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我国流行的是羊、牛、猪布氏杆菌 本菌为严格需氧菌; 牛布氏杆菌在初次分离时,需在5~10%CO2环境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的pH6.6~7.1,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需硫胺素,烟草酸和生物素,泛酸钙等,实验室常用肝浸液培养基或改良厚氏培养基。 此菌生缓慢,培养48小时后才出现透明的小菌落,鸡胚培养也能生长。 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强,在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中,一般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 本菌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本菌具有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消毁,并能在该细胞内增殖。反复出现菌血症。由于内毒素的作用,病人出现发热、无力等中毒症状,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流又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 人感染布氏杆菌表现乏力,全身软弱,食欲不振,失眠,咳嗽,有白色痰,可听到肺部干鸣,多呈波浪热,也有稽留热、不规则热或不发热。 盗汗或大汗,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无红肿热的疼痛,肌肉酸痛,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难忍,即使不发烧也不能劳动,成为能吃不能活懒汉,故该病又被称作懒汉病。 病灶发生在生殖器官,影响生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本菌传染性大,要注意防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肠道疾病的诊断教案分析.ppt
- 肠道菌群失调教案分析.ppt
-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教案分析.ppt
- 《窦娥冤》演示文稿.要点.ppt
- 肠道缺血性疾病的CT诊断教案分析.ppt
- 肠道术后营养不良的护理对策教案分析.ppt
- 《窦娥冤》优秀().要点.ppt
- 《窦娥冤》优秀.要点.ppt
- 肠道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教案分析.ppt
- 《窦娥冤》优秀[].要点.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