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尽管肿瘤治疗技术在不断提高和改进,但每年因患肿瘤而逝世的病人仍在不断增多。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外科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地治愈肿瘤,这就需要引入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技术。 对肿瘤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已经证实,所有肿瘤都伴随有基因突变的存在,都是继基因型变化后发生表型的变化。由此,人们推断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基因的变化有关联.因而在生物疗法中基因治疗是最具潜力的。 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基因疗法开始应用于肿瘤治疗。 基因疗法:利用健康基因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缺失或病变的基因。 目前做法是先从患者体内获取部分细胞,以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克隆到病毒上,然后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人体细胞,通过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 “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 现在常用的基因治疗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完成对肿瘤的治疗: (1)基因替换和基因补充,转换突变的癌基因或补充肿瘤细胞中缺失的抑癌基因; (2)基因导入以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抗癌效能; 如:导入细胞因子基因或免疫共刺激分子基因以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癌能力; (3)基因导入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如:导入MHCI类抗原基因; (4)肿瘤药物敏感基因治疗--自杀基因的应用; (5)肿瘤药物耐受基因--治疗造血功能的保护; (6)反意治疗技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人工合成特定DNA或RNA片段 (或其他化学修饰产物)抑制或封闭癌基因表达; (7)诱导分化治疗:在分化诱导剂的作有用下促进肿瘤细胞分化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药物敏感基因---自杀基因治疗日益受国内外肿瘤研究者的关注. 自杀基因治疗(suicide gene),是指将某些病毒或细菌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中,其表达的酶可催化无毒的药物前体转变为细胞毒物质,从而导致携带该基因的受体细胞被杀死。这类基因称为自杀基因,又称药物敏感性基因。 目前在基因治疗中常用的自杀基因系统有大肠杆菌胞嘧碇脱氨酶基因(EC-CD),TK-GCV系统、CD-5-FC系统等。 自杀基因疗法应用较为广泛,它除了应用于肿瘤,骨髓移植,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各种组织靶向细胞及其优点: 骨 髓:容易获得;可体外培养;易返回机体 上皮细胞:使用腺病毒可在体内将基因转入呼呼上皮;经内 窥镜接近肠上皮进行体细胞基因疗法 皮 肤:最容易大面积接近的组织;干细胞可使表面持续更新;皮肤中转基因表达可影响全身血管内皮;外源性遗传物质可转入血管组织内皮细胞 间 皮:间皮覆盖了体腔内表面,由单层细胞组成 肌 肉:裸露质粒DNA可注射转入骨骼肌或心肌。基因转入骨骼肌后可在体内持续表达并释放治疗性蛋白质 神 经:基因导入脑循环;基因导入脑脊液;CNS间接打靶技术 肝 脏:肝脏疾病的基因疗法的重要靶器官 胰 腺:基因转入胰腺为治疗胰腺癌等提供了可能 眼 组 织:眼组织内注射可作为基因治疗的靶 虽然基因治疗法这项技术在许多医疗方面已经获得不少进步,但要想成功地将其运用到医疗实践当中以攻克肿瘤却是任重而道远。 (一) “旁观者效应”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即导入有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对邻近的未导入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具体作用机制目前有五种观点: 缝隙连接、细胞凋亡、机体免疫、介质扩散、肿瘤缺血坏死 。 缝隙连接: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该假说认为转染自杀基因的细胞产生的杀伤性物质是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传递到临近细胞的.这种现象又称之为“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 细胞凋亡:转染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死亡之后产生凋亡小体,其凋亡小泡包裹着自杀基因的表达产物和一些毒性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被邻近的未转染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吞噬,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继发凋亡。 免疫作用:转导入肿瘤细胞的HSV—TK可以改变肿瘤组织内的微环境,使之从免疫抑制状态到免疫激活状态。Hogge,-laj和Shi 0 两学者报道自杀基因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出肿瘤源性肽类被APC 摄取,然后激活CTI 细胞.而局部GM—CSF的表达能增强这种抗原递呈功能,从而达到增强旁观者效应。 介质扩散:互相不接触的肿瘤细胞也能发生旁观者效应。在细胞质中的分子和离子.只要其分子量小于1kDa时.它们就可以自由出入细胞。某些自杀基因系统的前体药物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有毒性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如CD/5一FC 系统的毒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