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15年9月 第1周: 小组形成和课题的确定 第2周: 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第3-5周: 查找关于太湖水污染形成的资料 第6-8周:查找关于太湖水污染治理的资料 第9-10周: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第11-17周:整理资料和初步制作幻灯片 第18周:对幻灯片内容交流和讨论 第19-20周:对幻灯片进行修改 第21周:完成课题 太湖,横跨江浙,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就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产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来说,可称五大淡水湖之冠。它发挥着蓄洪、灌溉、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等多方面功能,同时也是无锡市、苏州市等地的主要饮用水源。 近十年来,太湖与滇池、巢湖一样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制约了流域的经济发展。据专家们分析,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基本原因有三条:一是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仅此足以使太湖水中的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二是工业污染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使流域内中小城市,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形成黑水带,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太湖。此外,养鱼、水运和旅游业等湖内的各种其它开发活动,也使污染物发生量直线上升。太湖富营养化和水污染日趋严重也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目前,对太湖的治理工作正在逐步实施,重点是太湖污染源的治理。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1998年底,备受国人瞩目的太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克了第一个重要堡垒,沿湖各排污单位在国务院规定的时限内,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在这次气势磅礴的治污战役中,太湖流域1035家重点排污单位的总达标率为97.3%,42家企业被关停,许多“老、大、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地方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公众环境意识明显提高。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 2010年规划》,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分三步走。第一步目标现已顺利完成,即到1998年底,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和沿湖宾馆、饭店的污染源要做到达标排放。第二步,到2000年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入湖的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实现太湖变清。第三步,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湖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太湖水污染的原因 2.太湖水污染的防治 一是人对太湖排放的污染物量大,超过其自净能力。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工业、生活、种植业、养殖业、水土流失、航运旅游、降雨降尘等外源和长期积存于湖底的淤泥等内源的二次污染。 二是太湖水污染防治进展速度不快。主要表现在投入不足、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控制外源和内源的力度不够、生态修复进度慢、规划及其实施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执法不严等。 太湖水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1.应制订统一的各区域污染防治规划 各区域应在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根据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统一制订相应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各区域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是控制外源,适当清除内源,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重点措施,如:五里湖应全封闭,提高水位,建成水库,实施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梅梁湖为大口袋型湖湾,应以控制人湖河道及其两侧外源、挡污、清淤、调水和生态修复为主;竺山湖为小口袋型湖湾,应以控源、生态清淤和生态修复为主;贡湖为开敞式湖湾,应以调水、挡污和生态修复为主;东太湖为下游湖湾,应以生态清淤和生态治理为主;太湖上游的西岸和南岸以控源为主。 2.适当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要纠正某些人认为只要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就行了的观点,其他如控制外源、清淤、调水、建闸挡污、生态修复等工程技术措施、保障措施也是完全必要和至关重要的。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达,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于允许纳污量数倍,各区域需适当确定其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否则,即使是局部达标排放,但汇流后也会使太湖不堪负重。为此,有关部门一方面要研究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允许纳污量,另一方面又不要过于看重允许纳污量这个指标,重要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效削减各类污染负荷和提高环境容量上。 3.切实控制工业污染 应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使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的工艺、技术、设备、原料,用数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工业企业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目前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只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工厂众多,特别在城镇,就是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其污染物排放量仍很大。目前应采用接管、搬迁、调整结构和关闭的措施。其中,接管是把工业污水(不含电厂或热电厂排放的循环水等不增加污染的废水,下同)全部接进污水收集管网,进污水厂处理,有些不能直接进污水厂的应预处理合格后再进污水厂;搬迁是把重污染企业搬迁进相应工业园区,按不伺类型进行分类污水处理。 4.建设足量的高标准污水处理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薪酬管理从入门到精通.pdf
- GJB451B-2021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术语.docx VIP
- 2025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初中寒假实践总结.docx VIP
- 最新AS9100D:2016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共475页).docx VIP
- 客运站年终总结2500字集锦.docx VIP
- ETP48400-C3B1嵌入式电源系统.pdf
- 2025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及对标检查手册.pdf VIP
-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