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鼠 ? 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人 ? 鼠 人蚤 人蚤 第三节 恙虫热立克次体 生物学性状:基本同普氏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k有交叉反应。 致病性:恙螨是寄生宿主、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人被恙螨叮咬后感染,引起恙虫热。 微生物学检测:外斐反应阳性( OXk) 第二十一章 衣原体 定义: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独特发育周期,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种类: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 共同特点 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 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 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方式繁殖 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1.原体吸附于易感细胞 2.原体被易感细胞吞入 3. 8~12h后发育成始体 4. 24~36h后始体增殖 5. 30~45h始体分化为原体 6. 48~72h易感细胞破裂释放原体 第一节 沙眼衣原体 圆形或椭圆形 原体经Giemsa染色呈紫红色 网状体经Giemsa染色为深蓝或暗紫色 分为18个血清型 传播途径 眼 眼、眼 手 眼;性接触传播;产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所致疾病 1.沙眼 2.包涵体结膜炎 3.泌尿生殖道感染 :男性尿道炎,子宫颈炎和宫内膜炎 4.性病淋巴肉芽肿 :人是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的自然宿主,通过性接触传播,为性传播疾病(STD) 免疫力:不强,易造成持续感染和反复感染 沙眼 沙眼亚种A、B、Ba和C血清型 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包涵体→局部炎症→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 2.包涵体性结膜炎 3.泌尿生殖道感染 4.性病淋巴肉芽肿 4.性病淋巴肉芽肿 第二节 肺炎衣原体 只有一个血清型:TWAR株 传染源:人 传播途径:呼吸道 所致疾病:呼吸道感染,肺炎为主。可能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有关 1.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为新发现的一种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2.1986年Grayeton等在学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发现一种衣原体以后于成人呼吸道疾病中亦被发现,当时命名为鹦鹉热衣原体TWAR-TW株,后经研究证明该衣原体为一新种并定名为肺炎衣原体。 3.肺炎衣原体常在儿童和成人中产生上呼吸道和呼吸道感染现仅知人是该衣原体宿主 4.感染方式可能为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5.5岁以下儿童极少受染8岁以上儿童及青年易被感染,尤其是人群聚集处,如家庭学校、兵营中易于流行。 6.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成人中至少有40%已受到该衣原体感染,大部分为亚临床型。老年人可再次受到感染. 需氧菌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 内毒素样物质 2. 溶血素 3. 细胞毒性因子 4. 致细胞病变作用物质。 LPS由脂质A 、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 ① LPS 是G-菌的内毒素。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②无种属特异性,不同G-菌产生的内毒素毒性作用基本相同。 细胞膜 肽聚糖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质A 核心多糖 特异多糖 脂多糖 细胞壁 外膜 致病机理: 钩体 皮肤 侵入 局部生长繁殖 淋巴管 血 繁殖 钩体血症 肝、肺、肾、心脏、全身毛细血管、CNS 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 储存宿主:鼠类与猪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 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 (二)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 (三)免疫性 牢固免疫(型),以体液免疫为主(抗体调理作用)。 防治原则 1.消灭传染源,防鼠、灭鼠卫生 2.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 3.增强机体免疫力:接种疫苗,多价死疫苗 4.治疗:青霉素(首选)、庆大霉素、强力霉素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螺旋致密,两端尖直,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 其人工培养至今尚未成功。 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4℃放置3天后可死亡 加热50℃时5分钟死亡 对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 及砷制剂敏感 致病因素 菌体表面的粘多糖 透明质酸酶 免疫病理损伤 传播途径 性传播 血液传播 垂直传播 先天梅毒 引起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