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保健品-牛蒡.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常保健品-牛蒡.doc

牛蒡关于牛蒡   别名牛菜、大力子、恶实、牛蒡子、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等。 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子和牛蒡根也可入药。原产我国,公元920年左右传入日本,在日本栽培训化出多个品种,20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日本引种菜用牛蒡,大部分出口,少量进入国内市场。牛蒡在日本成为寻常百姓家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因此被称作东洋参。在我国长期做为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    药用价值   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中医认为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我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药典中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为:有促进生长作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药材】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寒。   《纲目》:苦,寒,无毒。   《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不风痰,面目浮肿。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咽喉肿病 (咽峡炎、扁挑体炎):牛蒡子6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去渣,频频含咽。   妇人乳痈、肿痛:牛蒡子6克,炒研细末,踌香1厘,共研匀,一日2次,温黄酒送服。   小儿麻疹透发不快:牛蒡根适量煮汤饮服,有解毒利尿、防止并发肺炎之效。   急性中耳炎:鲜牛蒡根捣烂榨汁滴耳,一日数次。   一切痈疽疮疖:牛蒡根或叶汁涂敷,一日数次。   胃痉挛痛:鲜根捣烂绞汁,温饮半杯,一日2一3次。   鲜牛蒡根煮食,对胃癌、宫颈癌等有一定抗癌作用。老年血管硬化,预防中风:牛蒡根适量煮粥食,中风后半身不遂,服食亦好。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播种前要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中性土壤,深耕细耙,减少大土块、石、砖块等物,以免伤根,产生歧根,影响品质。肥料应以基肥为主,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一般亩施有机肥料2000-5000kg,作成2-3m宽的高畦。   2.播种 牛蒡可进行春,秋两季播种,春播于3月上中旬,秋播于8月为宜,过早易造成未熟抽差、过迟则影响产量品质。牛蒡一般为直播,可减少对根的伤害。播种前一般要精选种子,除去残缺过瘪的种子,再浸种24小时,捞出沥水,最好用细灰土拌种后再条播或点播。一般每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