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第二单元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加尔文宣称,上帝的神圣决定是秘而不宣的,每个人均可在生前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这样,“先定论”就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二、新教与天主教(旧教)的差异 宗教改革运动后,从天主教中产生出新教,它在诸多方面与天主教(旧教)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在经典方面,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而天主教则认为《圣经》只有通过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教徒的最高权威。 2.在教义方面,新教不承认没有《圣经》根据的天主教传统教义——玛利亚、炼狱说,而天主教则主张玛利亚为天主教之母和炼狱之说;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徒靠信仰与上帝直接沟通,无须神父作中介;新教主张要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永无谬误,开展革新,而天主教则要维护教皇绝对的传统权威和领导地位,保持原有的旧东西。 3.在教规方面,新教无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灵活、开放,与各方面接触和对话;而天主教则有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保守。 4.在仪式方面:(1)新教主张简化繁缛的宗教礼仪。 洗礼时,新教采用点水式或浸水式;而天主教则采用注水式;(2)新教主张主教、牧师都可以结婚,反对独身;而天主教则规定,主教、神父都不能结婚,必须“守贞洁”,终身不娶。 主题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探究1: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提示:(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2)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决 定的。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探究2:据材料说明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有什么区别? 提示: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探究3:材料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提示:不符合实际。因为农民受制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是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探究4:据材料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它直接地影响到俄国历史的发展。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2.局限性 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1)妥协性: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的大量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第二单元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第1讲 欧洲的宗教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欧洲的宗教改革 1.背景 (1)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①经济上:占地征税,搜刮钱财。 ②政治上:教权大一统,干涉各国内政。 ③思想文化上:垄断教育,钳制思想,打上深深的宗教烙印。 ④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