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素在小肠能被很好地吸收,人类肠道微生物又能大量合成,故除婴儿外人类很少缺乏,过量的生物素可由尿排出。实验诱发的人类生物素缺乏,四周后为中度皮炎,七至八周后四肢出现脱屑性斑点,表皮干燥有鳞,舌乳头萎缩,呕吐,肌肉疼痛、疲倦,偶见贫血。 婴幼儿的皮脂漏性皮炎和脱屑性红皮病与生物素缺乏有关。生蛋清含抗生物素蛋白,可与生物素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蛋煮熟后抗生物素蛋白破坏,对生物素不再有拮抗作用。 (三)生物素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十、胆碱 (一)胆碱的理化性质 胆碱(羟乙基三甲基铵),通常分类为复合维生素B族(通常称维生素B4)。 胆碱呈无色水溶性白色浆液,味苦,有很强的吸潮性,容易与酸反应生成更稳定的结晶盐。胆碱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耐热,高温烹调过程中损失很少。 人体可以从不同的食物中获得胆碱,如肝脏、鸡蛋、花生和大豆卵磷脂。尽管对于胆碱还没有列入正式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胆碱仍可被认为是准必需营养素,因为体内合成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二)胆碱的来源 (三) 胆碱的生理功能 1.胆碱在促进人类的生长、提高人类的抗病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神经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成分。 2.胆碱是卵磷脂、鞘磷的构成成分,参与细胞膜的形成。 3.胆碱可形成乙酰胆碱在神经系统中传导信息。 4.胆碱可以促进肝脏中的脂肪代谢作用(所谓的抗脂肪肝的作用)。 5.胆碱是一碳基团甲基(—CH3)的来源之一,用来将高半胱氨酸转换成基础氨基酸蛋氨酸。 6.胆碱随着血液流入大脑,与大脑中的乙酸结合转化为乙酰胆碱,其含量越多,大脑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就越快,从而能够提高记忆和智力水平,防止脑细胞死亡,因而具有防止大脑功能衰退,增强记忆力。 (三) 胆碱的生理功能 (四) 胆碱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胆碱缺乏使动物发育不良,可引起动物肝脏和肾脏损伤,使神经传导受阻。 我国暂订尼克酸供给量标准,各种劳动强度和各年龄组均相当于维生素B1供给量的10倍,即为5mg/1千kcal。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供给量标准是5.5mg/1千kcal,但考虑到个体差异,加上安全系数,最后建议的供给量为6.6mg/千kcal。 一个中等劳动强度的成人维生素PP供给量为每天20mg,运动员在体力负荷时维生素PP的需要量可增加到每天40mg。 (四)维生素PP需要量 (五)维生素PP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人体缺乏将引癞皮病。癞皮病的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及痴呆。 发病初期,一般有体重减轻、无力、口腔和舌有烧灼感,以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失眠、头痛 、烦躁、精神不集中等现象,皮肤发红、发痒,发炎部位变为暗红色或棕色,色素沉着、有脱屑现象。 双颊色素沉着,呈蝴蝶样分布。消化道与舌部亦发炎,呈猩红色或肉红色,有溃疡、恶心、呕吐、腹泻。 神经系统方面除初期症状加重外,还有肌肉震颤,腱反射过敏或丧失。有些患者精神明显失常 。 维生素PP是两种辅酶——NAD(辅酶Ⅰ)和NADP(辅酶Ⅱ)的组成成分。NAD的主要功能是在糖酵解及有氧氧化中参与脱氧反应,生成NADH,其携带的氢经呼吸链氧化释放能量生成ATP。 NADPH与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有关。从理论上讲,增加维生素PP摄入量能增强无氧能力并能抑制脂肪酸代谢,从而促进糖的利用 。 (六)维生素PP与运动能力 四、维生素B6 Vitamin B6 维生素B6在组织中经磷酸化成为磷酸吡哆醛,并作为生物机体内很多重要酶系统的辅酶,参与的生化过程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基转移作用、色氨酸代谢、含硫氨基酸代谢和不饱和脂酸代谢等。 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人观察到在治疗某些皮炎时,若以维生素B6与多不饱和脂酸合并应用,则疗效更加显著。维生素B6也是糖原代谢中磷酸化酶的辅助因素。 产生抗体,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维持皮肤健康。 (一)理化性质 维生素B6是吡啶的衍生物,在生物组织内有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三种形式,都具有维生素B6的活性。维生素B6对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对紫外光很敏感。 (二)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 (三)维生素B6食物来源 维生素B6的分布很广,其中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肉、鱼、奶、全谷、白菜、豆类;麦芽、酵母、西红柿、香蕉、花生、葵花子。肠道细菌还可合成一部分。常见食物中维生素B6含量见表3-9。 表3-9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B6含量 (毫克/100克) 食物名称 含量 食物名称 含量 麦 麸 0.90 米 糠 3.52 糙 米 0.24 白 米 0.01 苜蓿苗 0.25 萝 卜 0.17 葵花子 0.99 香 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写给班主任的三十条建议.docx VIP
- 核反应堆设计软件:RELAP5二次开发_(17).RELAP5接口开发与数据交换.docx VIP
- 3.1网络改变世界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三维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pdf VIP
- 公基础知识(陕西省省情).pdf VIP
- (2025秋新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x
- Viaton外研通单词机VT-D10使用指南.pdf
- 学校超市经营方案(完整).doc VIP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考点精讲版).pptx
- 成都盒马鲜生末端物流配送管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