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构件 旧模型 新模型 土钉 φ5钢筋,长90cm及60cm φ15PVC管,长90cm及60cm 钢管桩 φ20,不锈钢管,长80cm φ25PPR管,长80cm 面层 φ1钢丝网,水泥砂厚10mm 3mm HDB 板 尺寸布置 开挖 0.6m,土钉纵横间距15cm × 15cm ,微型桩间距15cm 开挖 0.6m,土钉纵横间距15cm × 15cm ,微型桩间距15cm 新旧模型材料对照: 材料的选择 * 更换材料后 材料的选择 桩的轴力分布曲线 桩的侧摩阻力分布曲线 * 更换材料后 材料的选择 土钉的轴力分布曲线 第一排土钉平均轴力分布曲线 * 材料的选择 减小弹性模量,增加应变。 经验与教训 * 各节点的连接 承压板与托换桩 采用螺栓固结 承压板与面层 铁丝和角钢固定 * 各节点的连接 土钉与面层 PVC管打孔 土钉预留孔 电线预留孔 面层打孔 钢筋固定 第四部分:模型试验的结果初步分析 土样的位移及剪切带 位移 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剪切带 开挖15cm 开挖30cm 开挖45cm 开挖60cm 土样剪切带的发育 托换桩的弯矩及轴力 * 分层开挖下托换桩Z1的弯矩分布 分层开挖下托换桩Z1的轴力分布 * 托换桩的弯矩及轴力 分层开挖下托换桩Z2的弯矩分布 分层开挖下托换桩Z2的轴力分布 * 土钉的轴力 分层开挖第一排土钉轴力分布 分层开挖第二排土钉轴力分布 * 土钉的轴力 分层开挖下第三排土钉轴力分布 开挖第四层后各排土钉轴力分布 * 土压力变化 分层开挖下竖向土压力变化分布 分层开挖下建筑物底部土压力变化分布 * 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谢 谢 * 新型托换支护法模型试验装置的研制 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TelEmail:@163.com 魏焕卫 土木工程学院 副 教 授 工 学 博 士 注 册 土 木(岩土)工程师 国家建筑学会地基分会理事 * 报告内容 托换支护法的简介 试验装置的研制 模型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 第一部分:托换支护法的简介 (a) 传统复合土钉墙支护 (b)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托换支护法的简介 传统复合土钉墙支护 支护桩 土钉或锚杆 面层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托换支护法的简介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 托换微型桩 土钉或锚杆 面层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托换支护法的特点 托换桩+土钉墙+上部结构组合支护 主动限制临近建筑物的沉降 与土钉墙一起控制基坑变形 建筑物限制支护结构的变形 魏焕卫,张 勇.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工作机制初探[J]. 岩土力学增刊,2013,34(S2):278-284.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托换支护法的特点 目前,该支护结构已经在工程中成功应用,且实践表明其变形控制效果远好于传统基坑支护方法,能够较好保护周围环境,但对于这一新型支护结构的研究还较少。 * 模型箱与反力架 加载和检测系统 试验材料的选择 各节点的连接 第二部分:试验平台的研制 试验研究目的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选择几何相似比 确定模型箱尺寸 设计模型箱 设计反力架 能否满足变形要求 确定模型箱 能否满足刚度要求 选择加载系统 确定反力架 选择模型材料 能否试验精度要求 确定测试方案 方便操作 选择螺栓 可选择材料 设计各节点的连接 否 否 否 模型箱和反力架 开始试验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几何相似比:1:10 原型:开挖6m 不考虑基坑隆起 尺寸:110×90×120cm3 模型箱: 模型箱和反力架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模型箱: 模型箱和反力架 观测面 有机玻璃 钢化玻璃 刚度小,表面硬度低 刚度大,表面硬度高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模型箱: 模型箱和反力架 观测面 钢化玻璃 厚度19毫米 满足侧向变形要求? 5号 角钢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模型箱: 模型箱和反力架 侧 面 10毫米厚钢板 两 道 肋 满足侧向变形要求?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模型箱: 模型箱和反力架 一侧的上部60cm(边坡支护面位置)由放在角钢内的木板组成(共三块),木板可拆卸,以方便土样的装卸。 箱底设置四根槽钢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模型箱和反力架 模型箱与反力架: 限制模型箱底部变形 重力均布在反力架上 方便拆卸和转移 * 地下连续墙基础实例分析 模型箱和反力架 位移云图 正立面位移云图 最大变形在钢化玻璃一侧,最大变形值为4.3mm * 模型箱和反力架 模型箱钢化玻璃的最大变形为2.53mm。 * 模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