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重点考查描写、抒情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1.描写 (1)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2)描写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3)描写讲究技巧: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2.抒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 (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设题形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提问变体:诗歌××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鉴赏方法 了解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达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2.答题步骤 步骤一:指出诗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基本特点;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简析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1.描写方法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从描写的角度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视觉、听觉、嗅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俯视、仰视等。从描写的方法看:①点面结合、②动静结合、③声色结合、④俯视与仰视结合、⑤正面与侧面结合、⑥实写与虚写结合、⑦远近结合。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对描写的事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2)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时,多侧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生动。 (3)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2.抒情方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时,抓住“捻花”“放花”两个关键动作并体会其中包含的词中人物的微妙情感。从“手捻花枝”到“放花无语”,虽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如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却全出于内心敏锐深微的感动。当其“捻”着花枝时,爱花之情是何等深切;当其“放”却花枝时,惜花之情又是何等无奈。而“放花”之后,继之以“无语”,正源于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幽微的感动。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即可) (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指南】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_2014版).docx
- 1 服装造型轮廓.ppt
- 【六上】4.5相貌各异的我们----刘约翰.ppt
- 1 古诗词三首.2.ppt
- 1 观察人体识汉字_生字词学习.ppt
- 【六上】4.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刘约翰.ppt
- 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能专训(16-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
- 1 绿叶的梦(新).ppt
- 1 绿叶的梦_生字词学习.ppt
- 新乡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一套.docx
- 2024年医疗安全工作计划范文(5篇) .pdf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4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pdf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pdf
- 专题06 线段与角的画法(考点串讲)(解析版) .pdf
- 中医院处方调配制度及医院药事管理制度汇编 .pdf
- 2024年医院新会计制度培训课件(版) .pdf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pdf
- Unit1单元同步测试卷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pdf
- 浙江省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