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含防腐剂” 是欺骗消费者 “防腐剂、漂白剂、甜味剂、食用色素的具体成分,按规定必须写明,因为它们是易违规使用的添加剂。如果某种食品没有列出,那就是违规。” 有害成分导致的安全问题 事实上,用作调味品色素的苏丹红、为鱼类保鲜的甲醛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食用化工原料。 食品添加剂只要用量不超标,且用对地方,对人体是安全的。 作业: 以学习的知识判断,你可能食用过哪些添加了过量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甜味剂 甜味剂的种类 天然甜味剂:如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浆、麦芽糖醇、山梨酸糖醇、木糖醇等 人工合成甜味剂:如糖精、糖精钠、环已基氨磺酸钠、天门冬酰醇苯丙氨酸甲酯等。 营养型甜味剂:是指与蔗糖甜度相等的含量,其热值相当于蔗糖热值2%以上者,主要包括各种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和糖醇类(山梨糖醇、木糖醇等)。营养型甜味剂的相对甜度,除果糖、木糖醇等外,一般均低于蔗糖。 非营养型甜味剂:是指与蔗糖甜度相等时的含量,其热值低于蔗糖热值2%,包括甜叶菊糖苷、甘草苷等天然物质和糖精、甜蜜素、安赛蜜等化学合成物质。 糖精钠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果脯大量含有)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在美国,凡是添加糖精钠做甜味剂的食品,均要求标有“糖精钠能引起动物肿瘤”的警告语。 木糖醇 木糖醇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100毫克血液中也含有0.03-0.06毫克的木糖醇。在自然界中,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用玉米心、甘蔗渣等农业作物,经过深加工而制得的。热量低是它的一大特点:每克2.4卡路里,比其他的碳水化合物少40%。木糖醇从60年代开始应用于食品中,成为糖尿病人欢迎的一种甜味剂。木糖醇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经常被用于添加在口香糖里。 副作用:木糖醇不会被胃里的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对胃肠有一定刺激。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易在肠壁积累,造成腹泻。 甜蜜素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经英、法、德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卫生当局指定可使用之新合成甜味料。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副作用:对肝脏及神经系统有影响,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常出现食品甜蜜素使用过量的情况,出口食口也曾因甜蜜素超标被退回。 标准:国际市场大多要求检测甜蜜素产品微生物指标,而我国的国标却没有该项要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在30多年前就全面禁止使用甜蜜素,日本也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甜蜜素。 阿斯巴甜 又称甜味素、天苯糖等。这种低热量甜味剂比普通糖甜约200倍,1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 标准: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 会列为GRAS级(公认安全),至今已有世界 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 的成功使用经验。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 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可乐等。 副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阿斯巴甜的ADI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且孕妇及哺乳的母亲最好不要食用。不过,国内食品包装上一般都不标注添加量,阿斯巴甜不适合苯丙酮酸尿患者使用,美国使用商家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 4. 酸味剂 酸味剂是能赋予食品酸味的一大类食品添加剂。 分为有机酸味剂和无机酸味剂。 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有机酸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葡萄糖酸等; 常用的无机酸味剂有磷酸等。 柠檬酸(酸味剂) 柠檬酸普遍用于各种饮料、糖果、 点心、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 副作用:过量摄取,儿童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大人则为肌肉痉挛等。基于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的影响,经常食用罐头、饮料、果酱、酸味糖果的人们,要注意补钙。胃酸过多、龋齿和糖尿病患者不宜经常食用柠檬酸。柠檬酸不能加在纯奶里,否则会引起纯奶凝固。 5. 增味剂 增味剂是能增强食品风味的食品添加剂 氨基酸类:除具有鲜味外还有酸味,如味精 核苷酸类:强力味精(I+G ) 干贝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