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设计 设计者:王志浩 指导教师:张红丽 设计提纲: 设计简介 工作原理 结构设计 结构三维建模 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结论 拉臂车是一种箱体可自卸式的车辆,就是在汽车底盘基础上加装拉臂式自装卸装置(简称拉臂钩)而成。其拉臂钩通过连杆机构实现车箱自动装卸和货物倾卸功能。 由于这种车辆工作效率比较高,因此被广泛用于多种货物的箱体装、运、卸服务。其拉臂式自装卸装置的功能均以汽车发动机为动力,通过液压机构手动或电控操作来实现。 设计简介 设计简介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为独立的运动机构,可匹配多种汽车底盘使用。 主要设计参数 外形尺寸(长X宽X高)mm 导入宽度(mm) 钩高(mm) 提升能力(t) 匹配箱体长度(mm) 卸料角度(°) 系统压力(MPa) 5720X 1220X1880 1060 1600 20 5570 48 30 结构设计 拉臂式自装卸装置一般有主架、尾架、拉臂架、钩臂及液压操作系统等组成。 结构设计 主架设计 主架是拉臂钩与车辆底盘的主要连接部件,起主要承载作用,结构为型材、钢板焊接形式。左右主纵梁为异型槽钢,前后横梁支撑,前部设有举升油缸支座,后部设有尾架旋转支座,主纵梁设有三组箱体支撑座。 结构设计 尾架设计 尾架是拉臂钩实现车辆换箱及车箱卸货的关键部件,当尾架与主架未锁合在一起时,可实现车辆换箱功能;当尾架与拉臂架锁合在一起时,可实现车厢卸货功能。尾架后部设置车箱锁紧机构,保证车辆运输及车箱卸货的安全性。 结构设计 拉臂架设计 拉臂架主体为盒型焊接结构,为举升油缸直接驱动部件,拉臂架内置伸缩油缸,钩臂可在盒型结构内伸缩。 结构设计 钩臂设计 钩臂为与车箱的直接连接部件,为L型直角焊接结构。上部钩手与车箱钩环挂接,实现箱体的吊装和吊卸,同时在箱体运输及卸料过程中起支撑作用。 结构三维建模 本次设计过程中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了三维建模设计,使本次设计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工作原理 拉臂通过拉臂式自装卸装置完成两种不同的功能动作:换箱和倾卸。 换箱时,尾架与主架未锁合,钩臂收缩到拉臂架内,举升油缸驱动拉臂架旋转,与地面上的箱体实现挂接;然后举升油缸回转带动拉臂架将车箱先提升到主架上,钩臂伸出将车箱提升到位。 倾卸时,尾架与拉臂架锁合,举升油缸驱动拉臂架,同时带动尾架绕主架旋转,车箱被举升倾卸货物,待货物倾卸完毕后,举升油缸回转,车箱复位。 箱体挂接 箱体转运 箱体卸货 换箱 分析 拉臂架装置各铰支点的布置 拉臂油缸的选用和油缸安装角的取值范围 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本设计拉臂钩要求提升能力为20T,举升角度48°。通过运动轨迹模拟,对拉臂钩各旋转支点进行了优化布置。最后结合液压系统的使用压力及力矩平衡计算,满足了总体设计要求。 对拉臂钩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强度刚度校核。 钩臂和拉臂架强度校核 主架强度校核 结论 本次拉臂车的设计是在选定总体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对拉臂车专用功能部分即拉臂结构尺寸参数的设计、校核及液压元件的选定和副车架的设计、校核等。在此过程中取得如下成果。(1)了解拉臂式的概念、功用、结构和不同类型的拉臂车的优缺点,通过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结合下达的任务数据,从而完成对整车总体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 (2)对举升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力学分析,确定举升机构相关尺寸参数。 (3)通过举升装置的工作确定液压系统,对液压缸进行计算和选型,在保证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其的简要设计。 (4)最后对拉臂车的主架进行尺寸、连接形式设计,并对其强度校核。 致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