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策略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 * IPO行业趋势 * 从A股上市的板块来看,虽然2010年之后,所有板块的IPO融资大幅减少,但是在行业IPO方面,传统行业迅速衰减,甚至没有IPO,而新兴行业的IPO依旧保持相对的规模,银行、房地产、电信服务、食品、饮料与烟草、保险板块IPO接近停止;能源、运输、材料、资本货物迅速衰减;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零售业尚维持一定的规模;而新兴行业和政府调整支持的行业IPO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规模,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软件与服务、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的IPO方兴未艾。随着IPO的重启,中小板和创业板将会迎来一波大的融资潮流,而这些上市的企业中,给市场带来刺激的企业多涉及新兴行业或者是政府支持的行业,把上市看做大规模的投入的开始,那么这些企业距离经济的贡献突出仍需要时间检验,在短期内传统行业进入成熟期,维持对于经济的贡献,新兴行业对于经济的贡献逐渐扩大比例,这个过程将会使GDP处于次高速的发展。如果没有意外冲击,GDP数据将会保持小幅的震荡。 概述 * 次高速经济下的行业 国内经济定性-次高速经济 次高速经济下滑的消费非一朝可见 谨慎的货币政策高位的货币存量 沪深300行业分析 次高速经济下的企业 次高速经济下滑的消费非一朝可见 收入同比 * * 在经历过2008年的冲击之后,虽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所有上升,但是2011年之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收入同比均出现大幅的下滑。数据显示:2011年之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在2013已近下滑到7%以下,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累计同比)也下滑到10%以下,人均收入累计同比的下滑,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人均收入累计同比也很难维持较高的同比趋势。 收入支出比 * * 从2002年以来,农村居民支出收入占比一直在0.9-1之间波动,虽然在2008年之后有所降低,但是2011年之后,这个占比再度返回到了0.9-1之间波动,长期高位的居民支出收入比,挤压了后期的消费潜力。城镇居民支出收入比一直处于下行的态势,2011年之后,支出收入比进入0.6-0.7之间,但是2011年之后,城镇居民收入同比大幅萎缩,支出收入比的下降也表明城镇居民对于消费相对谨慎,开始节约消费。对于收入的未来的不确定更进一步制约城镇居民的消费偏好,相对保守的消费难以让经济重现高增长。 由于农村居民的支出收入比一直居高不下,农村消费难以有多过的期望,而城镇居民消费也趋向于谨慎,从短期来看,私人消费难以担当引领经济强势增长的大旗。 消费者信心 * * 收入的不确定性让消费偏好趋于谨慎,对于未来的消费,消费者指数更是表达了担忧之色,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3年直接跌破100,消费者预期指数也大幅下降,由110跌至100附近,两外,消费信心指数、消费预期指数与消费满意指数加剧显著,由于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大,对于未来的消费预期显著收紧,受到预期的影响,消费者信心大幅受挫,而对于相对于未来的心理贬值,消费满意指数更是急剧之下,“物非所值”更进一步影响消费者信心,真实的感受一方面来源于消费的“不值”。而影响消费满意度的另一方面是货币相对购买力降低带来的。 概述 * 次高速经济下的行业 国内经济定性-次高速经济 次高速经济下滑的消费非一朝可见 谨慎的货币政策高位的货币存量 沪深300行业分析 次高速经济下的企业 谨慎的货币政策高位的货币存量 仍然较大的货币增速 * 2009年开始,长达20%以上的M2货币同比投放的速度,M1投放速度同比也超过20%,M0投放速度超过两位数,持续的快速投放货币,导致社会的货币供给急速增加,而GDP增速却保持相对的稳定下滑趋势,虽然此后央行对于货币发行有所节制,但是M2同比仍然在两位数以上。 高额的货币存量 * 到2013年M2(月度)已经稳居于千万亿元以上,基础货币供给余额(季度数据)超过250000亿元。 CPI * * 消费的货币购买力相对的降低,最直接、最直观的是CPI的影响,2011年之后,CPI虽然有一定的大幅回落,但是在2013年又有上升的趋势,在2013四季度CPI基本上维持在3%附近上下波动。CPI在城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趋势方面,农村CPI一直高于城市CPI,仅仅在2012年,农村CPI低于城市CPI,CPI在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与收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出现了异常,收入高群体对于CPI的影响要低于收入低的群体对于CPI的影响。反过来,CPI在对于农村人与城市局面的影响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新兴行业给予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量未必能抵消传统行业给居民收入带来的滞涨,而农村居民在本身结余较少的情况下,又负担着比城市局面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