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研究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 患者,男性,27岁,因出现发热、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于1981年到某医疗中心就诊。体查发现,体温38.6℃,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下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同时合并有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 PCP)和Kaposis肉瘤(KS)。该患者为同性恋者,既往体健。医生面对该类不明病因患者,首要问题是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可以通过病因学研究来回答此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学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 因果关联推断的逻辑方法 第四节 因果关联推断的原则 第五节 病因学研究的价值 一、 病因的概念 (一)、病因的定义 从决定论因果观到概率论因果观的发展 传统 (决定论) 一定的原因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现代 (概率论因果观或称广义因果律) 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 Lilienfeld: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防治效应的原因定义 防治实验研究 (因 果) 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是指:在受控条件下,研究者有意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处理),并前瞻地确定其效应的研究。 原因 防治实验中的处理(treatment or maneuver)使特定效应发生的概率升高 二 、病因的分类 (一)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念 充分病因(sufficient cause)是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 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为100%)有该病因存在。 按病因是否充分或必要分类 充分且必要病因 传统因果观;几乎不存在 必要但不充分病因 传染病病原体;Vit缺乏症的Vit不足 充分但不必要病因 致死量的毒物;实际也不存在 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吸烟——肺癌 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 充分病因的局限性 充分病因几乎是不存在的,牵强的例子造成病因和疾病结果几乎是一回事(因果同一),失去了因果关系的意义。 必要病因的局限性 传染病的特定病原体为必要病因。 对于一般的慢性病,从字面或定义上,我们不可能得到“必要病因”的启示。 对某些按“病因”分类的慢性病,可知道它们的必要病因。 如“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变就是它的必要病因。 总之,对于按某病因进行分类的疾病(包括非传染病),该病因就是它的必要病因,而正因为有该病因才被分类为该疾病。 (二)直接病因与间接病因 引起疾病的诸多因素有时可连续按顺序依次引起疾病。设X1、X2分别为两个病因,Y为疾病;X1→X2 → Y,即:Xl导致X2,X2导致Y。此时X2为直接病因,X1为间接病因,X1通过X2而间接引起疾病。例如,静脉注射吸毒→共同使用注射器→注射器污染→该病毒感染→艾滋病发作。这里,HIV感染称为直接病因,而它以前的因素都称为间接病因。 三、病因模型 (一)生态学模型 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分类 (三)病因网络模型 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病因链形成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 (四)充分病因集合模型 大多数流行病学所谓的病因(危险因素)都是非必要和非充分的,某一病因因素对形成某特定疾病来说是必需的(必要病因),即少了它该病不能发生;但必要病因不一定是充分的,即单独的必要病因不足以导致该病,尚需其他补充因素(即成分病因)的参与,共同组成充分病因的组合,这才能导致该病 。 (五)寻找病因的条目指南 第二节:病因学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一)病因学研究的步骤 1.根据生态学模型寻找可能的病因,在已有背景知识基础上构建出病因网。 2.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检验或验证假设,对可能的病因与疾病效应做关联分析。相关程度指标的随机误差由统计学假设检验来测定,系统误差(选择、信息和混杂偏倚等)由相应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来排除或控制。 3.对存在关联的结果,根据病因判定标准做出综合评价。 第二节:病因学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二)病因学研究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 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通过临床分析和总结,有可能在认识上产生飞跃,进而提出病因的假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某些重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