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质结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曼光谱的发现与发展 光散射现象与拉曼光谱 光谱选律 拉曼光谱的偏振 拉曼光谱的一些应用 拉曼光谱的实验装置 拉曼光谱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拉曼光谱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aman散射的基本原理 四 拉曼光谱的偏重 一个确定取向的分子,在偏振的入射光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拉曼散射也是完全偏振的。 由于液体和气体样品的分子取向是无规的,因此完全偏振的入射光所产生的散射光则不一定是完全偏振的,称做散射光的退偏。 为了描述拉曼谱带的偏振性能变化的程度,引进了退偏比的概念。 五、拉曼光谱的应用 5.1.物相分析 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征的拉曼光谱,利用拉曼光谱可以鉴别和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图中A和B分别为单晶石墨和金刚石的拉曼散射图谱,其拉曼散射峰的位置分别在1580cm-1和1330cm-1处。 红色为锐钛矿、黑色为金红石 5.2、相变及相变机理研究 通过分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系列拉曼光谱,来分析物质相变过程。 示例为ZrO2样品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拉曼光谱图。从拉曼光谱结果不但可以得到ZrO2样品的相变温度,且可以发现氧化锆四方相到单斜相的相变首先是从表面开始,接着逐步发展到体相。 5.3、显微成分的测定 5.3.1包裹体的测定 利用显微拉曼可以测试样品中包裹体的拉曼位移,从而判断包裹体的分子成分与结构 。 5.3.2、考古 利用显微拉曼分析青花瓷器不同区域/图案的成分,推测其配方。 右图瓷器上的黑色的网状斑点的拉曼谱,其峰位在662、302cm-1处,为Fe3O4的特征峰。 5.4、物质生成条件的分析 青花瓷的Ip值较大,说明唐寿州窑黄釉瓷的烧成温度低于青花瓷,通常认为寿州窑黄釉瓷的烧成温度为1200℃,而青花瓷的烧成温度高于1300℃。 5.5、结构应力的测定 拉曼峰值频率的移动量与薄膜内部残余应力的大小具有线性关系,即σ=kΔδ。其中Δδ是薄膜拉曼峰值的频移量,σ是薄膜的残余应力,k称为应力因子。通过测量薄膜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引起的材料拉曼谱峰的移动可推知薄膜的残余应力分布。 5.6、分子/晶体趋向测定 由于拉曼入射光是偏振光,对于一个确定取向的分子,在偏振的入射光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拉曼散射也是完全偏振的。 如果样品的分子取向是无规的,则完全偏振的入射光所产生的散射光则不一定是完全偏振的,称做散射光的退偏。通过测定样品的散射光的退偏比可推道样品的分子趋向。 六、激光拉曼光谱仪 主要配置: 1.514.5nm激光器 2.LeiCA DMLM型显微镜(5X、20X、50X) 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率:?? 1-2 cm-1 2.扫描范围:80~4000 cm-1 3.扫描重复性:±0.2 cm-1 4.激发光波长:514.5nm 5.输出功率: 1.7mW 仪器结构图 当激发光源经发射镜照射到样品时,通常是在同入射光成90度的方向收集散射光。散射信号经分光后,进入检测器。经过光电倍增管将微弱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放大检测,获得图谱。 Raman光谱仪的特点 分析快速、鉴别各种无机、有机和生物材料的特性与结构。 样品需用量很小,微区分辨率可小于2微米。 对样品无接触、无损伤;样品无需制备。 适合黑色和含水样品。 可进行高、低温测量。 局限:不适于有荧光产生的样品。解决法是改变激光的激发波长。 * 拉 曼 光 谱 分析测试中心 马国华 主要参考书 4 张光寅,蓝国祥,王玉芳, 晶格振动光谱学,(第二版)2001。 1 朱自莹、顾仁敖、陆天虹,拉曼光谱在化学中的应用。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2 方容川,固体光谱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 程光煦,拉曼 布里渊散射—原理及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一.拉曼光谱的发现与发展 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V. Raman)于1928年在试验中发现了光的非弹性散射效应,并因此于193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C.V. Raman an Indian Physicist 435,8 nm (Hg-line) Spectrum taken by Raman in 1929; Res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