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练习 苏教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练习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练习 苏教版

二《长征组歌》两首 1音形积累 压黔境(qián)皑皑(ái)炊断粮(chuī)泥毡(zhān)侵衣(qīn) 2形近字、多音字辨析 锤(chuí)锤炼捶(chuí)捶胸顿足唾(tuò)唾弃 重(chónɡ)重复(zhònɡ)重兵 3词语释义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草毯泥毡: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 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敌重兵,压黔境。 “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来势汹汹、疯狂堵截和红军面临的艰难处境。 (2)调虎离山袭金沙。 “袭”字形象地写出了红军用兵如神,作战机动灵活,突破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3)雪山低头迎远客。 “迎”字用拟人的手法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红军可亲、可爱的形象,抒发了红军翻越雪山时的豪迈情怀。 一课时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敌重兵( )重飞渡( ) 草毯泥毡( )压qián( )境 雪ái’ái( )千锤百liàn( )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天如火,水似银。( ) (2)雪山低头迎远客。( ) (3)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 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重兵,压黔境(逼近) B敌人弃甲丢烟枪(形容打了败仗时的狼狈相) C雪皑皑,野茫茫(没有边际) D革命理想高于天(比天高) 4《长征组歌》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而作的,它艺术地再现了人民军队的 革命精神和 英雄气概。 阅读理解。 (甲)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乙)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7请分别找出《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 甲: 乙: 8认真研读《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低重兵,压黔境”,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9认真研读《过雪山草地》,说说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试从诗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 10两首诗的语言都很有表现力,请你分别选几句进行赏析。 11从内容中心方面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 阅读理解。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 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 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 猛追穷打夺泸定。 铁索桥上威风显, 勇士万代留英名。 [注释]本诗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五乐章。 1上面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 2上面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的英勇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本诗的前四句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 课时达标 【一课时】 1zhònɡchónɡzhān黔皑皑炼 2(1)比喻(2)拟人(3)对偶 3C 430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意近即可) 7甲: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乙:革命理想高于天8旨在表现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的艰难处境。9“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野菜充饥”。 10甲:“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义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飞”写出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 乙:如“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三句写景,视野广阔,映衬了红军战士顶天立地、不畏艰险的高大形象;又如“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挚爱之情,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如“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一句,对仗工整,写景、记事、抒情相结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汉”形象。11同:两首歌词都歌颂了红军战胜严寒酷暑、克服险恶环境与生活险状的战斗精神和乐观态度。异:第一首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和毛泽东神奇的用兵之道;第二首表现了红军部队上下团结、同甘共苦的追求理想、战天斗地的崇高精神。 拓展演练 1铁索桥上威风显,勇士万代留英名2如“健儿巧渡”“孤舟勇”“威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