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强制性使用方案及实施 * * * 第十五章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 * 习得性废用的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通常会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抑制,这种抑制远远大于损伤以后所出现的自然恢复。由于这种不使用患侧肢体的现象是损伤后学习而来的,因而被称之为习得性废用(Learned-non use)。 概述 * * 损伤 卒中 去神经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 运动尝试不成功 惩罚 疼痛、失败 协调不能 行为抑制 能力掩饰 习得性废用 持续、恶化 补偿行为模式 阳性强化 加强无效行为 进行更多运动努力 更少运动 大脑皮层代表区域缩小 * * 习得性废用的克服 ? ? ? 强制性使用 增加动机 患侧肢体使用 阳性强化 习得性废用 掩饰肢体的使用与恢复 使用性依赖皮层功能重组 进一步实践与强化 更多使用性依赖皮层功能重组 习得性废用逆转患肢在生活环境中持续使用 * * 动物 人类 习得性废用的假说至少能够部分解释人类脑卒中后,典型的运动功能恢复。不象猴子肢体去神经后阻断了传入神经对脊髓的输入,人类脑卒中后的习得性废用来源于大脑的损害,在支配肢体的皮层受到损害以后,也会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出现像动物一样的过程。 * * 作用机制 说明CIMT方法实施以后发生了患侧肢体的持续使用的现象具有2个即关联又独立的机制,首先,CIMT限制了健侧肢体的活动,从而逆转了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所形成的习得性废用。第二,持续的反复的使用患侧上肢而使对侧大脑半球皮层支配上肢的区域扩大,同时同侧皮层出现新的募集。这种使用性依赖的皮层功能重组是患侧上肢使用增加的神经学基础。 * * 入选标准 高标准 20°伸腕 10°所有手指 低标准 20°伸腕 10 °拇指及另2个手指 每分钟3次 强制性使用方案及实施 * * 排除标准 严重的关节活动受限 严重的平衡及行走问题,所有时间需要 辅助用具 严重的认知问题 过度痉挛 严重的不可控制的医疗问题 不愿意14天穿戴限制用具90%以上时间 * * 训练计划与方法 对健侧上肢加以限制 限制方法: 连指手套 夹板 限制计划: 清醒时间90%,10~14天 * * 患侧上肢进行广泛的大强度的训练 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Shaping”运动学习训练,每天训练时间6~8小时 在其他时间日常生活活动中强制性使用患侧上肢 * * 训练技术:Shaping(塑型) Shaping 来源于Dr. Edward Taub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Birmingham Shaping 是进行CI疗法时治疗师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技术。 在传统的心理学上,Shaping用于影响行为的结果。 在CIMT中,影响运动学习的目标训练。 * * Shaping 运动学习的目标 包括分小步实施成功给予鼓励 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逐步增加任务难度。 常用的训练内容 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刷牙等) 儿童玩具(搭积木等) PT和OT的传统训练器具(木钉,滚筒,球等) * * Shaping任务选择的实施原则 表现出最明显缺陷的特殊关节运动, 治疗师认为关节功能障碍具有大的进步潜 力,患者愿意选择这项任务(能够产生特殊的关节活动并具有恢复的潜力)。 * * 评价方法 传统评价 ROM (active, passive, resistive) Strength Functional Reach Coordination / Rapid Alternating Movement CIMT评价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