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染2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a.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2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a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田辉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并发症 了解病原学、预防原则 概述 又名流行性出血热 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疾病) 鼠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基本病理变化:全身广泛小血管、毛细血管损害 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病原体- 汉坦病毒 单股负链RNA病毒 基因RNA分为大(L)、中(M)、小(S)三个片段 L片段 —— 聚合酶 M片段—— 膜蛋白(G1、G2) S片段—— 核蛋白 核蛋白: 核蛋白抗体出现最早 膜蛋白: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 中和抗体是保护性抗体 血清学分型 ( serological types ) 至今已鉴定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血清型已29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 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 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 Ⅰ型病毒感染者的病情重于Ⅱ型 Ⅲ型普马拉病毒多为轻型(棕背鼠型) 其他:辛诺柏病毒(鹿鼠型)则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图拉病毒对人类不致病 抵抗力 (resistance) 弱 HFRSV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不耐热、不耐酸,对紫外线、乙醚、75%酒精、0·5%碘酊均敏感 100℃ 1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 Epidemiology ) (一)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多宿主性。 世界上有173种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67种。主要是啮齿类(Rodent):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 3类5种 一、动物源性 : 1、呼吸道传播 (最重要途径)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二、垂直传播 4、母婴传播 (1)患病孕妇 (2)带病毒孕鼠 (3)带病毒螨经卵传递 三、虫媒传播 5、螨媒传播 (三)流行特征 (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 1、地区性: ★我国自2005年以来,病例数逐年↓ ,年发病数已降至1万左右;韩国每年 300例~500例;日本自1984年后再未发现人间病例 ★欧洲部分国家HFRS的流行日渐严重----俄罗斯发病数明显增长,年发病率达到5.2/10万;芬兰年发病数超2000例 ;比例时、瑞典 、德国发病数 ↑ ★我国大陆所有省份及台湾均有病例报告。 我省高发疫区为沈阳、抚顺、葫芦岛、盘锦等地。 我省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2004-2013年中国HFRS疫情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 自2000年以来通过财政拨款,国内重点流行省区(黑龙江、陕西、辽宁、山东、河北、浙江)启动了扩大的疫苗接种计划,病例明显↓ 新疫区病例↑ (三)流行特征 2、周期性和季节性: 野鼠型——11月至次年1月为大高峰 5至7月为小高峰 家鼠型——3至5月为高峰 大林姬鼠——夏季为高峰 3、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 (四 )易感性 ( Susceptibility ) 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低,感染后有较强免疫力 三、发病机制 ( Pathogenesis ) 出血热病毒具有泛嗜性,病变累及多器官 β3整合素是汉坦病毒感染的主要受体,并且可能参与了血管屏障功能的维持 (一)病毒直接作用 (二)免疫作用:Ⅲ型变态反应是血管和肾脏损害的原因,存在Ⅰ型、Ⅱ型、Ⅳ型变态反应(淋巴细胞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 (三)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反应介质的作用 目前尚不能用一种学说解释全部发病机理。 休克 ( shock ) 原发性休克—血浆外渗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程第3~7天发生) 继发性休克—大出血、继发感染、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少尿期以后发生) 出血 (bleeding) 发热期皮肤出血点: 毛细血管受损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异常 低血压休克至多尿早期: DIC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 肝素类物质增多 尿毒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肾血流不足 免疫损伤 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肾小球微血栓及缺血、坏死 肾素、血管紧张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