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MIMO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能为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nternet接入、无线视频以及移动计算等无线多媒体服务。然而,无线信道由于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效应而产生的频域和时域衰落在无线信道中普遍存在。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多种分集的新兴通信技术。他使用多个收发天线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无线环境下的高速、宽带、可靠的通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线通信技术。但是由于多发射多接收造成均衡器复杂度大大提高,这样使用时域均衡难以实现。而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由于在均衡过程中是基于块操作,其复杂度大大降低。本章主要研究SC-FDE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
5.1 MIMO系统的概念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是无线通信智能天线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就是在通信系统的收发两端采用多天线配置,以解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大容量高速率传输和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间的矛盾。和智能天线不一样的是MIMO系统中从任意一个发送天线到任意一个接收天线间的无线信道是相互独立的或者具有很小的相关性。
多径通常会引起衰落,这在普通的通信系统中是非常不利的,但对于MIMO系统来说,多径却可以作为一个有利因素加以利用。图5.1所示为MIMO系统的原理图。MIMO技术于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多根天线,在发送端串行数据符号通过空时处理后被送到天线发射,在接收端通过各种空时检测技术进行数据符号的恢复。通常为了保证各个子数据符号流能够有效分离,各个天线之间必须保持足够大的距离。以防止接收信号间过大的相关性。
图5.1 MIMO 系统原理图
由于各子数据符号流同时发送到信道,它们共用同一频带,因而并未增加带宽。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响应独立,则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可以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地传输数据符号,数据率必然可以提高。
按照应用目标的不同,MIMO技术可以分成时空码(space-time code)和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两大类。
时空码目标是提高分集增益以改善接收信号的信躁比。接收天线分集的理论已经比较完善了,常用的方法有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合并。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天线分集的理论发展地比较晚,它所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各发送天线上发送的信号,使分集增益最大。由于发送端不大可能知道信道的特性,所以设计目标应该是在不知道信道情况的条件下,设计各天线上的发送信号,使分集增益最大。时空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空间复用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利用无线信道的信道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从概念上讲,空间复用相当于按照发送天线将无线信道划分了若干并行的信道,每个信道传输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数据。在接收端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消除各信道间的干扰,恢复出各信道发送的数据。它充分利用了无线信道的信道容量,频谱利用率可以达到20~40bit/s/Hz。
5.2 单载波频域均衡中的时空块编码[1]
时空块码(Space Time Block Code)是一种编解码简单、性能优越的时空编码。它利用块码取代时空格码中的连续码流,用同一块中不同天线对应的码向量间的正交性实现简单的解码算法。在单载波频域均衡中采用的是Alamouti提出的一种使用两副发射天线的简单的发射分集方案[2], 它克服了空时格码(STTC)中随着发射天线数目的增大解码复杂度呈指数增加。这种分集方案是对两副天线上的信号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编码并使其相互正交,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就可以检测出原来的发射信号。
5.2.1 两个发射端一个接收端的STBC
图5.2为该方案的原理图,该方案是使用两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该系统有三个功能:
发送序列的编码在发送端完成
在接收端进行集合
判决规则选用最大似然检测
图5.2两个发射端一个接收端的STBC原理图
它的编码矩阵为:
(5-1)
假设信道准静态,接收端收到的信号为:
(5-2)
(5-3)
其中r0和r1分别为第一采样时刻和第二采样时刻接收端收到的信号,h0和h1分别是第一发送天线和第二发送天线到接收端的信道特性,n0和n1为加性高斯白噪声。将(5-2)式写成矩阵形式得到:
(5-4)
如图5.2,输入到最大似然判决器的信号为:
(5-5)
将式(5-2)和(5-3)代入上式得到:
(5-6)
该方案采用最大似然译码,判决规则为当且仅当:
时判决为。
其中
5.2.2两个发射端多个接收端的STBC
当使用两个发射端和M个接收端时,接收分集增益达到2M。如图5.3是两个发射端两个接收端的系统原理图。发送部分的编码和序列与一个发射端的一致。表5.1为两个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 Mixed OFDM Downlink and Single Carrier Uplink for AIR INTERFACE OF 4G》.ppt
- 《A pre-anodized inlaying ultrathin carbon paste electrode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pt
- 《Direct Observation of Large Quantum Interference Effect in Anthraquinone Solid-State Junctions》.pptx
- 《不同pH活化前的比较》.ppt
- 《单载波频域均衡仿真》.ppt
-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的研究》第一章 绪论.doc
-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的研究》附录一 改进的Jake模型.doc
-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的研究》摘要(修改).doc
- 《电化学测铀-实验计划》.ppt
- 《纳米铜石墨烯修饰电极用于离子交换色谱测定五种单糖》.ppt
- Pragmatic Analysis on Euphemism and Its Implicature for Translation(毕业论文).doc
- Pulsed glow discharges for analytical applications脉冲辉光放电在分析上的应用—质谱资料.doc
- research tecnique——知识讲义.doc
- sample topics——知识讲义.doc
- Sherlock Holmes, Expatiating on His Incomparable Charm毕业论文.doc
- Style Guidelines for Writing Academic Papers in Psychology 外文文献.doc
- What is a research proposal——开题报告1.doc
- YF0A系列PLC与eView触摸屏通讯说明.doc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册模板.doc
-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在线考试管理系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