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发酵工程第2章微生物工业的菌种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选育组成型菌株 (2)选育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 (3)选育营养缺陷型 (4)选育负变菌株的回复突变株 (5)选育条件抗性突变株 (6)选育细胞膜透性改变的突变株 (7)选育抗生素抗性突变株 (四)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也称细胞融合技术,指将一个细胞与另一个细胞融合为一体,使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包括核DNA和核外基因)进入另一个细胞。 它的目的是:进入一个细胞的另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为这个细胞所接受,引起这个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并且这种遗传特性的变异能够稳定遗传下去。 原生质体再生 原生质体化 原生质体融合 原 生 质 体 融 合 简 要 说 明 金色链霉菌,四环素发酵单位14000~17000?g/ml 淡红链霉菌(正定变种1482),柔红霉素发酵单位60~80?g/ml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融合 再生、筛选 得到PF-25菌株,柔红霉素发酵单位250~300?g/ml 阿克拉霉素产生菌(链霉菌) 诱 变 突变株A 不合成阿克拉霉素,但合成阿克拉霉素前体的类似物和2-hydroxyaklacinoe 突变株B 不合成阿克拉霉素,也不合成阿克拉霉素前体的类似物,但能在2-hydroxyaklacinoe上接上糖苷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子产生2-羟基阿克拉霉素 用原生质体技术提高发酵单位的例子 10~15% 2倍 10倍 40% 5倍 58% 52% 15% 5~6倍 Micromonospora ingoensis 运青链霉菌 灰色链霉菌 生米卡链霉菌 生米卡链霉菌/灰色链霉菌 小单孢菌/灰色链霉菌 小单孢菌 Nocardia lactamdurans 链霉菌/弗氏链霉菌 种内 种内 种内 种内 种间 属间 种内 种内 种间 西索米星 硫链丝菌肽 碳青霉烯 麦迪霉素 庆大霉素 头霉素C 巴龙霉素 增产效果 菌种 性质 产物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优点: (1)去除细胞壁的障碍,亲株基因组直接融合、交换和实现重组,不需要有已知的遗传操作系统 (2)原生质体融合后,两亲株的基因组之间有机会发生多次交换,产生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合而得到多种类型的重组子 (3)重组频率特别高 (4)可以和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 (5)可以用药物、温度、紫外线钝化亲株的一方,然后再进行融合,这样可以提高筛选的效率 (6)原生质体融合并不局限于种内,还可以进行种间和属间的原生质体融合 (五)基因工程技术 无论用什么方式获得的DNA分子,插入到任何载体(包括病毒、细菌的质粒),使之形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即重组DNA分子),再将它们转移到一种原来并不含有这样新组合的宿主细胞中去,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信息并稳定遗传下去,成为新型生物。 基 因 工 程 简 要 说 明 E.coli 任意细胞 提取质粒 提取DNA 限制性内切酶 退火 连接酶 转入 E.coli 繁殖、表达 基 因 工 程 简 要 说 明 1、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及多肽类药物 蛋白质及多肽药物的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中最活跃和最有成就的领域。 目前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这类药物已投放市场的有胰岛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白介素2、促红细胞生长素、肿瘤坏死因子、人心钠素、表皮生长因子等。 * * 第二章 微生物工业的菌种 一、生产菌种的分离、筛选 二、高产菌株的选育 三、菌种退化 四、菌种保藏 在微生物工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微生物的菌种,要获得一个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菌种的第一步是必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这种微生物。 一、生产菌种的分离、筛选 (一)材料的选择 (二)材料的预处理 (三)分离、筛选方案的设计 (四)菌种的培养和选择 (一)材料的选择 土壤 水域(海洋、湖泊、河流) 生物体内 极端环境和特殊的生态环境 (二)材料的预处理 热处理法 膜过滤法 化学药品处理 用0.01N的NaOH处理样品,可分离得到小单孢菌。 用4ml/L的氨水处理后,再用2mg/L的氯处理样品,分离得到了游动放线菌。 (三)分离、筛选方案的设计 筛选模型 加选择性压力 富集培养、诱饵法 反应特性 随机分离 在抗生素的筛选过程中,为避免致病菌的感染与扩散,一般不采用致病菌为试验的指示菌,尽可能选择非致病菌而又能代表致病菌的其它微生物作为试验的指示菌,这些试验指示菌就称为筛选模型。 筛选模型 加选择性压力 加入不同的抗生素或试剂来增加选择性,如分离真菌时,可加入抗细菌抗生素,分离放线菌和细菌时,可加入抗真菌抗生素。 富集培养 指能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株的一种技术,方法是在混合菌群中提供有利于所需菌株生长或不利于其它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诱饵法 在分离样品或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特殊的营养物,待菌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