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第一节 人力资源及其特征 一、人力资源概念的形成 人力资源概念在我国被提出并被人们所接受,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但国外有关人力资源思想出现的时间却早得多。 比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威廉.培迪(1665-1691)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数》中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命题,由此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经济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力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渐形成。 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 约翰.科蒙斯曾经先后于1919年和1921在《产业信誉》和《产业政府》两本著作里使用“人力资源”一词,但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人力资源在含义上相差甚远 我们目前所理解的人力资源的含义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给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价值。 2、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和潜在)的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经验、体质和健康)所表示的资本,它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该理论的提出使得人力资源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3、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 《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中写道“人力资本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 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发展任何新的东西 。”从此,对人力资源的研究越来越多 ,学者对人力资源的含义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解释。 二、人力资源概念在中国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被提出后,持续发展了10多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减弱,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再度涌起,并在90年代得到空前发展,1990年前后传入我国,并随着MBA与MPA教育的普及而扩大。 在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毛泽东于1956年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不过,很显然,那个年代对人力资源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可能那么深刻,主要意思是指劳动力资源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概念提出之初,仅限于企业。2000年以后随着MBA与MPA教育的出现,人们把人力资源概念扩大到公共行政、政府机构,即所谓公共人力资源。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目前已扩大到“全民皆兵”。 可以说人力资源在我国的形成,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87-1991年,传播阶段 2、1992-1995年,专业化阶段 3、1996-1999年,扩展阶段 4、2000年-现在,全员化或公共化阶段。 在上述四个发展阶段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1988-1998年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国务院学位办把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从政治学调整到行政管理学,又从行政管理学调整到现在的企业管理学,实现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实质性变革与发展。 可以预料,随着高新技术经济或者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概念还将在我国得到深入地发展与普及,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人力资源的三大观点 对于人力资源的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把人力看做劳动力,劳动力等同劳动者。认为人力资源即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确切地说,是16岁以上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这种解释是持成年人口观。按照这种解释,国家与地区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是扩大人口基数,加强卫生保健,提高人口质量,就企事业组织内部来说,开发的重点,是扩大人员队伍,增加人才储备。我国85年前后基本在这种观点支配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企事业组织与政府机关因此养着许多不该养的闲人。 2、认为人力资源是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员 这种解释是在岗人员观。这种观点较第一种观点更有积极的意义,它已经认识到人口同时具有经济与消费的双面性。一个健康的成人,如果不与生产资料结合,那么他只具有消费性的一面而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健康的成人只具有人口学的意义而不具有经济学意义。因此,一般人员不是人力。 按照这个观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扩大生产规模与开辟新的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让每个健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