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件:第29课《古文二则》 (共34张PPT).pptVIP

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件:第29课《古文二则》 (共34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件:第29课《古文二则》 (共34张PPT)

郢 人;学习目标;   庄子(前369-前28 6),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 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 “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轻舞飞扬、飘然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想竟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     ——庄周梦蝶;《庄子》与《郢人》;郢( )人 垩( ) 斫( ) 寡( )人;庄子送葬,过 惠子之墓,顾 谓从 者 曰: “郢 人 垩 漫 其鼻端 若蝇翼, 使匠石 斫 之。 匠石 运斤 成风, 听而斫之, 尽垩 而鼻 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 然, 臣之质 死久矣。’  自夫子 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 与 言之矣。”;顾谓从者曰:顾,回头看。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漫:通“墁”,涂抹。 使匠石斫之:砍,削。 听而斫之:听信,听任。 郢人立不失容:改变神色。 尝试为寡人为之:试验。 臣则尝能斫之:曾经。 臣之质死久矣:对象,搭档。;1、顾谓从者曰:回过头告诉跟随的人说。 顾,回头看。 2、听而斫之:郢人听任石匠人砍削鼻尖上的白土。听,听任。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可以根据“听”和“斫”这两个动词补充出来。 3、臣之质死久矣:我的搭档死了很长时间了。言下之意是,石匠人找不到像郢人那样镇定自若的搭档了,所以他运斤成风的本领也就无法展示出来。 4、吾无以为质矣:我没有搭档???。无以,没有用来。;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郢人;主题思想;伯牙善鼓琴;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gāo)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jué)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伯牙; 钟子期; (二) 翻译 课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 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志:  意念, 心情;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 钟子期曰 : “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鼓琴;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什么? ;主题思想; 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2、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谢谢同学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