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文化
玉器鉴赏
1.中华玉文化史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就地取村和,因地制宜地寻找玉材,构筑了既原始而又完善的远古玉文化。
分散于各地的原始人往往在本部落附近采集玉子,有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玛瑙、玉髓、石英、水晶、松石、绿帘石等优美的玉石料,用其制作工具和装饰品。承受着玉的美学基因升华成为神物,便以其磨制各种神器,这就是距今8,000-7,000年的块文化、距今6,000-5,00年的北南中三系玉文化以及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五支玉文化,它们以各自的玉料共同砌下了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迎接了文明时代的诞生。
第二阶段,和田玉进入中原。并成为帝王玉,推动了玉文化的继续发展。
和田玉于公元前4,200年前后办理入齐家文化部落,经过两千余年的逐步渗透,自西向东传播到夏、商境,这是我国最早一条运办理玉石的干线,它早于“丝绸之路”1,800余年。到了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仁厚家学派赋予玉以“德”,玉成为仁厚学德行观、伦理观的载体,也是玉学、玉文化继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理论杠杆,尤其在封建社会时期玉器发展走向士庶化、艺术化、商品化的道路,都与儒家玉德说有密切关系。儒学德行观冲淡了玉的神秘色彩,注入了合乎正人君子的品质情操和生活规范,与现实中人的思想和实践的关系密切起来,增添了生活气息。
第三阶段,西方的宝石进入中国古老玉文化领域,促使近古玉文化增添了绚丽色彩。中国各民族与外邦的接触交流是从中央政权统治权力难以达到或统治权力尚较薄弱的地方开始的,譬如战国时期的蜀身、毒道、内蒙东北、河北北部与斯基泰文化直接的或间接的接触都是有力的证据。当然,连续地区与毗邻地区的接触远远早于我们已知的上述线索。作为国家中央政权与领国地区接洽交往大体始于西汉,除了贺使、交使之外,还有物资交流、商业贸易,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通往西亚和地中海的“丝绸之路”。贸易商品早期主要是丝绸,后来还有瓷、茶等重要物资。由西方办理入中国的有宝石、金银器、铜器、玻璃器、药材、香料等。南北朝、唐、宋、明的巧夺天工中偶尔可见西方珍宝。在东南地区明代晚期的士庶墓和明、清帝王陵都出土了不少的镶金、嵌红蓝宝石的首饰。这表明中国古老的玉文化已经完全接纳了外来的宝石文化,为帝王、贵族和官吏、士绅服务。清代帝王也是纳宝石入玉文化的倡导者,制造了大量的金珠宝玉石相结合的礼制用品和生活用器,具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第四阶段,云南土司出产的翡翠为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所接受,并形成一整套富有特色的翡翠审美、鉴定、评级标准。至少腾冲府治及所附州县和省会昆明,事实上已是翡翠(云南玉)的消费区。至迟在雍正时期云南地方督抚首先将翡翠贡入内廷。至乾隆朝,玉商将翡翠运至京师,平民百姓亦可见到西南边陲的翡翠。走过了短短的不过几十年,翡翠身价飞腾,堪与和田玉试比高低。翡翠以新玉料的身份,经历了18、19、20这三个世纪的曲线上升,终于取得中国玉文化最为显赫的主人公地位。不论收藏家如何贬低翡翠身价,说它是石也好,不是玉也好,但不能忽视或否认它事实上已凌驾于和田玉之上,在中国古老而又年轻的玉文化土壤上,把玉器市场推向翡翠为主的时代,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活生生的现实。可以说,当今出产于缅甸的翡翠在中国玉文化史和玉器珠宝市场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是偶然的,这有它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它以我国独特的繁荣昌盛、永不衰竭的玉文化为坚强后盾和肥沃土壤,离开上述一切,翡翠的异军突起和巨大发展则是不可想象的。
2.按用途而言,古代玉器可分为哪几类?近现代玉器根据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1)中国古玉器大致可分为礼乐类、仪仗类、丧葬类、佩饰类、工具类、生活用品类、陈设类、杂器类八种。其中,除了玉礼器几千年来品种变化不大外,其他几类都随时代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
①礼乐类:是祭祀、朝享、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一些器物。这类玉器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即所谓藏 礼于器。璧、琮、圭、璋、璜、琥等,是主要的六种礼乐器。此外,瑗、环、珑等,也曾在不同时期作过礼器。
②仪仗类:这类玉器又称玉兵器,主要有玉戈、玉刀、玉戚、玉斧等。这类玉器主要出现于商、周两代,以商前期最为突出。春秋战国以后,除仿古玉器作品外,这几种器物均很少见到。
③丧葬类:这类玉器简称葬玉,专指那些为保存尸体而琢制的随葬玉器。古代的人们由于受鬼神观念和宗教思想的影响,相信人死亡后,灵魂便会到另外一个世界。为了灵魂永存,人们便将某些玉器用来保护死者的尸体。从战国时代起,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一套丧葬用玉的制度。历史上用过的葬玉主要有瞑目(包括面具、眼帘和眉)、玉握、玉塞、玉衣等。
④佩饰类:指人身佩戴的玉器,其内容十分庞杂。主要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和身饰。佩饰类玉器产生于原始社会。许多器形较小的板状体及器身有穿孔的玉器都被认为是佩饰玉,如,玉人、玉龙、玉耳、玉钗、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