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章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效应;目录; ;1.机体效应;动物一般分为三个剂量范围:
很大剂量(100—150Gy)。由于神经症状(定向障碍,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所致,在48小时内死亡
12—20Gy剂量。由于小肠的损伤,并在照后4~7天该损伤最明显时导致死亡
10Gy的剂量。肠综合征不明显,由于造血组织的功能障碍引起感染和出血,大约在照后15天死亡
对人体照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骨髓型为1~8Gy,胃肠型8~45Gy,脑型50Gy以上。
;辐射剂量对人体伤害知识图;事故性照射和处理;慢性照射和危象器官;皮肤损伤;2.辐射对胚胎和胎儿的致畸形效应;畸形和发育缺陷;3.辐射致癌; 生物标记物流行病学调查
内剂量 测定细胞、组织、体液内某些致癌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衡量接触的水平
生物有效剂量 进入体内的致癌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与细胞内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程度
测定致癌物-DNA加合物 / 致癌物-蛋白质加合物,反映这些物质在体内作用于靶分子的水平 ; 生物效应标记 反映致癌物对靶器官所造成的可能和肿瘤形成有关的损伤
常见的损伤 SCE、微核、染色体畸变、肿瘤基因突变、癌基因活化等
敏感性标记 衡量致癌物作用个体差异的指标
参与致癌物活化与灭活的酶系多态性
主要有细胞色素P450(I相反应)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Ⅱ相反应),这些酶系的个体差异可达十至数百倍,同样的接触水平所产生的生物有效剂量以及相应的生物效应会有很大差异,可以从无反应到严重反应(肿瘤形成)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
剂量够大,无论一次或慢性照射都能够致癌
没有对辐射致癌独特易感的细胞类型
某些恶性病在短的潜伏期后快速出现高峰然后下降,但某些小的过量危险可持续几十年
辐射致癌在照射后出现的时间可以比肿瘤生长期更晚
照射时的年龄是最重要的宿主易感因素;危险系数:估计等于或大于1Gy剂量的危险度;数据分析;致癌机制研究;动 物 致 癌 试 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长期试验期限依据不同种属寿命而定,一般小鼠1.5-2年,大鼠2-2.5年
转癌基因或前癌基因小鼠
一种有望代替长期动物致癌的试验系统
可观察致癌物与基因相互作用以及不同致癌阶段所起的作用
这类方法对确认致癌物以及理解致癌机制很有帮助
不适于作危险性评估 ;剂量效应关系; 量效曲线在药理学上有重要意义,分析S形量效曲线,可解释如下概念:
(1)最小有效量或最小有效浓度系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2)半数有效量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量。药物的ED50越小, 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一般常以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3)在反应系统中,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强度也随之增加,当效应增强到最大程度后虽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
(4)个体差异量效曲线上的某个点是在该条件时一组实验动物产生效应的平均值。;低剂量照射对人体致癌危险度的评价;4.辐射对遗传的危险度;定性危险度评定;5.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剂量限制制度; 辐射防护的目的
在于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另一附加的目的是保证伴有辐射照射的各种实践都具有正当的理由。
很明显,辐射防护所关心的是,既要保护个人、他们的后代以及全体人类,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照射的必要的活动。; 就辐射防护来说,关心两种类型的效应:
第一是确定性效应(非随机效应),主要是照射后细胞丢失导致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失常或功能丧失;
第二是随机性效应,如果受照细胞未被杀死而是发生了变异,其结果就完全不同,有可能产生一个变异了的子细胞克隆。在体内存在着有效的防御机制,但是期望这些机制在任何时候都那么完全有效也是不现实的。于是经过一段时间(潜伏期)以后,由一个变异的但仍存活的体细胞生成的这个细胞克隆可能导致恶性病变,即癌症。发生癌症的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辐射防护要求;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高危人群的检出与保护
高危个体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成员杂合子
常显有高度肿瘤好发倾向的疾病(如家族性肠道多发性息肉)的杂合子
常隐有高度肿瘤好发倾向的疾病(如着色性干皮病,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全血细
文档评论(0)